多媒体网络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肖艳
[导读] 整体上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较之以往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且教学创新环境越发良好。

        肖艳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南校区  255100
        摘要:整体上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较之以往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且教学创新环境越发良好。多媒体网络在教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实际应用效果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现阶段,多媒体网络应用上存在一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导致教学层面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很多教师无法在多媒体网络应用下有效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系列教学不足弥补上也十分茫然。基于此,本文章对多媒体网络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媒体;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助于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三观,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所有的教师都应该首先成为学生的道德教师,培养好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对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以及他们价值观的引导是十分有帮助的。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法制观念,健康的成长,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具备更科学严谨的态度。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概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指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严格地遵循教学的综合规律并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来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资源,在课堂上采用恰当的、丰富的教学方法,灵活地组织具体的教学过程,顺利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效果的教学。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但是,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却以自我为中心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讲授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过程之中,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阐述。不讲究方式和方法,对于一些知识只是进行单纯的论述,没有结合实际生活的具体经验,对于课本上的内容只是进行简单的陈述。在制订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没有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对于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无法进行及时的融入,并不能和道德法治知识进行相应的结合。
        (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不足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展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虽然落到了实处,在很多方面减少了传统教育的不足,但是在实际教学时还是存在一些弊端。就目前而言,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不足。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大多数时候都属于被动学习,这就很容易使一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有抵触心理,很难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思考。
三、多媒体网络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确立“互联网+”教育的基础理念
        多媒体网络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在于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多媒体网络的应用营造良好环境。具体来说,确立“互联网+”的教育理念十分重要,教师需要给予多媒体网络应用予以更多认同,精准多媒体网络下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并迎合相应变化,跟进式的进行教学调整。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充分阐述多媒体网络应用下的教学变化,使得学生能够较为迅速地适应新的教学节奏。例如,在《我生活的地方》一课中,教师可以在借助多媒体网络介绍家乡特色时,通过教学语言的应用,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多媒体教学设备上,使得学生能够不断适应多媒体网络应用下新的教学节奏。在备课以及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则要联系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网络应用上的思考规划。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更好适应学习节奏后,多媒体网络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也能更为顺利地开展下去。


        (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营造生动的气氛
        教师要将以往枯燥、沉闷的教学变得“活”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通过音乐、图片等内容来给学生的多种感官带去特定的冲击,使学生带着较高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添课堂上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体验逐渐上升到最佳境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实际效率。例如,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时,首先,教师播放了《家在东北》的歌曲片段“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学生甲猜出松花江是在吉林省;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四合院、故宫的图片,学生乙立马猜出是首都北京……其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长有哪些风光、特产等,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最后,学生在生动的氛围中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和特色,激发了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结合信息技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本身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传递,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只负责讲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而忽视了与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如果教师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将会导致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受到削弱,降低授课效果。因此,教师应当使用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使小学生能够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根据信息技术的指导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意愿组成小组,并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表达本小组的需求以及讨论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并加强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分析,实现有效的指导过程。
        (四)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运用生活化素材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对生活化素材予以应用,以确保其可以在最佳教学时机出现,由此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的课堂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浪费的坏处,提升他们对浪费行为的认知,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他们播放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浪费行为。例如,洗手时水龙头常开或忘记关水龙头,吃饭时剩饭剩菜倒掉,零食吃了一口不喜欢就扔掉等等。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去回忆和反思自己的行为。之后,我与他们针对如何避免浪费进行了讨论。实现对他们的节约意识培养,并让他们将节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由此来完成对学生正确生活习惯的培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给予多媒体网络下教学层面出现的变化更多的关注,并结合相应变化针对性地进行多媒体网络应用调整与优化。与此同时,教师要定期进行教学状况的审视与分析,对多媒体网络应用上的成熟之处与不足之处予以标注。有侧重的积累相应教学经验,弥补相应教学不足后,教师在多媒体网络下的教学中也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这自然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进程的加快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苏娜.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A3):114-115.
[2]李文明.运用多媒体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课堂的探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刘颖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媒体应用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8):206-207.
[4]安佰亮.利用多媒体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活”起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5):98.
[5]刘阳.多媒体网络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J].名师在线,2019(08):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