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民族中学 541400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复习是阶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深化对所学问题的理解,以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实际上,一些学生在高中阶段觉得历史难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不得法;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还是碎片化地在学习知识、理解知识以及构建知识体系,这些方面做得不到位,尽管是在学习中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往往让人失望,特别是到了复习阶段最为明显。这实际上与复习方法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历史是非常讲究体系性的,历史知识有着横向或者纵向的密切联系,要想做好对历史的准确把握,需要构建历史框架,进而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然后把所学的细节知识与主干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会真正理解知识,理解了知识实际上就增长了能力,也就是历史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主题确立;突破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面临着重要的高考,尤其是高三的复习,对学生的高考成绩影响很大。历史是高中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活化学生的历史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一、指引学生错题整理,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
在实践中,统一复习是基础,但学生不能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要学会分清重点,合理分配复习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复习效率。具体来说,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理错题,从而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需要关注什么,不需要花费太多学习精力,优化学生的复习行为。
比如在带领学生复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一课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在实践环节中,我给学生布置了一套习题,要求学生根据复习结果,分析和探索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具体题目包括“为什么俄国的二月革命超越了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俄罗斯历史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背景是什么?"“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等等。然后,在完成了和同学们一起评卷的任务之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拓展任务,就是每个同学都需要整理错题,对这些题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明确哪些知识点没有理解透彻,从而有效确定需要复习学习的部分,提高复习效率,帮助自己的综合历史素养快速提高。
二、有效应用思维导图,形成清晰结构框架
在高中历史复习中,学生要复习的知识要点不仅多,还十分复杂、零碎,一个大的知识点通常包含多个小的知识点,有些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不够明显,以至于学生在复习历史知识过程中,极易将一些类似或相近的内容混淆,或者遗漏部分知识。
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把零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通过树状图展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让学生直观明了地掌握知识及彼此间的联系,做到不漏不重。
例如,在复习“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时,本节课主要列举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总结了自汉唐以来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师可以先确定思维导图的关键词为“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再设置几个二级分支,即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然后继续分成更小的知识点,如三省六部制:确立——隋唐时期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职责分别是起草诏令、封驳审议和负责执行,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特点——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作用——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演变——宋朝设枢密院掌管军权,三司掌管财政权,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六部归入中书省。通过层层细化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借此全面了解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达到复习知识的目的,加深知识记忆,形成历史思维模式。
三、利用微课与导学案突破复习课历史主题
要想更好的提升高中历史复习课教学质量,就不能够像新授课那样进行教学,一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二来采取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通常情况下进行历史复习课教学时已经是进入高三阶段,教师需要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带领学生复习两年学习的全部历史知识,总共包括三本必修教材和多本选修教材,这种复习任务量极大,按照新授课进行教学显然是时间不足,同时也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清晰地历史思维脉络。此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与导学案这两种方法帮助学生突破单一主题,引导学生形成更加全面地历史架构,以达到有效提升历史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效果。首先是微课,教师若是想要在一节复习课中让学生掌握两个或者多个有联系的单元中的历史知识,就需要学生能够熟悉这几个单元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开展复习课时学生很容易遗忘大部分知识那么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将即将复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
例如,教师可以将《法律与教化》与《基层治理与社会保证》这两个单元整合复习,此时教师可以围绕这两个单元设计微课,让学生观看,然后在课堂教学时再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是导学案,导学案是由教师设计的一种教学指导方案,教师可以提前将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然后设计导学案,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导学案自主复习,此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激发也更加有利于提升复习课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复习课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有效复习是必然要求,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把分散的、单一的知识按照主线进行有效的梳理,在框架的基础上明确每一个知识点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的复习一定会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裴媛.“时空观念”视阈下高中历史复习课设计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2]余明晟.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复习课的运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吴芳仪.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高三微主题复习“科技创新”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