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莉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土桥小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610110
摘要:小学环境教育与德育有着密切联系,环境教育不但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和内涵,而且实现了德育的实际应用。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环境教育和思想品德需要从小培养,学校要将环境教育纳入全年的教学计划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个人修养。本文旨在探究德育维度下,小学教育工作中环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关键词:德育;环境教育;小学;实践
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很早,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持续至今。然而几十年来,学校的教育重点并不在此,对环境教育缺乏重视,师资、教材等都比较匮乏。近些年来,国家提倡德育,提倡绿色环保,二者在教育工作中能够相互促进,德育提升了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是德育的良好体现。学校在重视德育的同时,应对环境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使德育工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积极提升。
一、德育维度下开展小学环境教育的意义
环境教育探讨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了解和认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身体成长发育以及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时期,环境教育不能流于表面,学校应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由浅入深,逐步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意义,激发学生的保护意识。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综合人才,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没有优秀的品德和环保意识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因此,德育维度下的小学环境教育对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
二、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的探讨与实践
(一)建立有效的环境教育工作原则和工作机制。环境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学校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首先,环境教育要纳入每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学期伊始,教师需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及主题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并细致地列出时间安排、教学形式等,为环境教育的长期、稳定开展提供依据。其次,利用重要节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我国节日众多,传统节日常伴随着重要的庆祝活动,环境教育则可以此为契机,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印象。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学校可以开展以“绿色”为主题的活动,提倡大家不要购买过度包装的粽子、月饼等,还可以进行礼盒的回收再利用活动。最后,环境教育可以与评价奖励机制相结合[2]。
学生的在校表现不仅通过学习成绩体现,还有德育方面的评价,环境教育侧重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或教师可以设置相关奖励对学生给予肯定或鼓励,如“环保先锋”、“垃圾分类小能手”等,同时也对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开展多样化的课堂环境教育实践。课堂教育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具有较高的环境教育知识水平。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对所教授的内容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并查找、收集相关资料、素材,制作成课件等,让教学形式更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环境教育课堂更加高效[3]。
例如,讲授“植物”相关的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有趣植物的图片或视频,如猪笼草等,学生对植物也能“捉虫”感到新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各种植被的风景,让学生对植物的种类、外形特征等有基础认识,此时教师适当提出问题,“植物对环境有什么作用?”“你喜欢什么样的环境?”等,大多学生能够回答出“美观、整洁”等词语。接下来教师再提出思考题,“如果没有了植物会怎样?”再播放泥石流,土地荒漠化等恶劣环境的视频,用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植物的重要。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哪些行为能够导致这样的结果?学生思考后会回答出乱砍滥伐,资源浪费,垃圾污染等,教师也可配合学生展示相应的照片,公园里丢弃的包装袋、塑料瓶,校门口散落的宣传单等,学生会进行自我检讨,是否有过类似的错误行为。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播放一段植物从种子开始,历经成长、死亡、地壳运动,跨越千万年时光,最终变成煤炭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对人类的贡献,从而产生敬畏之心,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理论知识得以实现,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印象。比如教师可以准备多种教具,果蔬皮、蛋壳、废电池、塑料瓶、旧纸盒等,让学生练习垃圾分类。教师讲解分类知识、优势及不分类的危害等,比如视频展示干电池中汞元素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让学生意识到正确处理废弃物品的重要性。还可以带领学生用塑料瓶、纸板等制作手工玩具,寓教于乐,锻炼学生的环保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一举两得。
总结:
小学德育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德育为背景,进行环境教育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广泛关注的热点。德育维度下的小学环境教育和实践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使环保意识上升为学生的固有认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充分锻炼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尚锋.德育维度下的小学环境教育探究与实践研究[J].中外交流,2019,(9):316-317.
[2]黄瑞萍.德育维度下的小学环境教育探究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7(35):15-17.
[3]杨宝强.尝试在小学科学课中开展儿童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