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黄建胜
[导读] 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科学学科的特点

        黄建胜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安徽 安庆 246521)

        摘要: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科学学科的特点,在学习的时候,既考验学生的记忆功底,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不少学生会在这门学科学习之中感受到吃力。而要增加教学质量,就需要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之中,向学生抛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应的答案,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发挥引导的作用,但同时又不会让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让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社会对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不断提高。在地理的学习中,学生要不断地进行思辨,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转换教学观念,能够让学生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更加适应,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专业针对性的人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进行“承包式”教学,学生难免在学习之中缺乏自主性。教师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做到有思路有动力地进行地理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的相关措施。
        一、设置适当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在学生的地理学习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之中,能够自主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和答案的探索之中。首先,教师在对地理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做出具有趣味性的引入。例如,在对《地球的历史》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放映相关的纪录片。然后通过纪录片中的内容,将学生引入思考: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看起来异常熟悉的地球最初式怎么形成的?地球在形成的过程之中经历了什么?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人和其他生物?以纪录片、电影或者其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切入点,吸引学生对于专业的问题进行探索。其次,教师要注重生活中的热点和身边的事,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培养地理学习的氛围[1]。例如,在学习“地壳的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日本最新的地震情况作为媒介,以此展开对地球的板块运动进行教学。
        二、转换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之上,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调整。高中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一定的自觉性,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正确方法。首先,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方式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能够快速地掌握课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应用。

例如,教师在对太阳高度角进行讲解的时候,可更加贯通连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将地理知识的体系掌握得更加深刻。其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改变一下学习的空间,从生活之中进行切实的学习[2]。例如,教室在对“产业区位因素”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所生活城市的相关工业区的布局进行调查,从实践活动之中来印证教材中的内容是不是符合实际,教材之中的讲解和实际之中有什么出入,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发生?通过实践与理论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会将所学习的知识灵活地进行运用。
        三、进行有效的小组作业
        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小组成员的团队探究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可以在团队的合作之中,交流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在取长补短中进步。在高中地理学习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让学生单枪匹马地进行战斗,一个人学习,往往难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既要保证学生之间能够合作着共同学习,同时也要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之间能够见贤思齐。其次,教师要布置相应的小组作业。小组作业是学生之间的粘合剂,能够让小学生在完成作业学习知识的同时,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将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从课堂之上延伸到课堂之下。例如,在对“城市和城市化”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身边的城市化现象?什么可以作为城市化进展的佐证?然后在课下的时候,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调查,书写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从市中心到教区,人们选择住在哪里”,通过课上课下的小组作业,对城市化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学习。
        结语:
        高中地理学习既要注重对知识的系统性构建,同时也要注意带领学生在实践之中寻找答案。教师要以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帮助,首先,在学校对地理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富有学习氛围环境之中展开地理知识的学习。其次,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纠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点或者是时下的新闻作为切入点,以点到面进行教学思维的发散。最后,教师要重视小组的合作,从小组合作之中对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进行训练。地理学习的学习是一个长线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整个高中的学习历程之中,要不断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的改进意见进行必要的反馈,让自身的教学方式逐渐适应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孔德莹.问题激发灵动课堂——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应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94.
        [2]崔丽玲.微课在高中地理“学议导练”模式下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9,398(14):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