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燕
英德市第一小学,广东 英德 513000
摘要:对小学班主任来说,德育工作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关注方向。德育贯穿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考验着班主任的能力,只有把正确的思想观念灌输到学生的内在,由内在指导行为,才算成功的德育工作。有效的德育工作能够促进校风文明健康的发展,让学生们都生活在优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做出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应试教育教育背景下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高分、升学率,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在当今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我想就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就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也从多方面入手。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手改善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帮助学生从小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自身做好榜样,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策略将德育贯彻落实在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误区
一些班主任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是认为成绩是最重要的,升学率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部署中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于是错误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在学生的成绩上猛下功夫进行题海战术,长此以往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等于各学科各能力均衡发展,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能够做到均衡发展,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积极引导鼓励,激励学生将优点继续发展开来[][1]。二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式,现在的德育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小学阶段最常见的就是思想品德课程,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挖掘德育教育的其他方式,丰富德育内容,重视德育工作的激励策略,以此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进行德育的必要性
社会上常常出现低素质事件,比如卖水果的商贩趁顾客不注意时将选好的水果进行调包,逛超市自助结算时故意跳过一些商品的条码扫描。这些现象反映的都是低素质的社会行为,落到教育方面就是接受的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所以德育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德育工作必须贯穿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班主任要起一个带头引导作用,及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调整工作部署,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渗透。
三、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课程形式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号召下,各个学校着手转变课堂形式。新课改指出应该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出学校去实践。比如去街道上清扫街道为清洁阿姨分担工作量,这一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体力,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这种走出课堂的教育方式是比较新颖的,值得大力提倡的[][2]。虽然一些家长甚至老师在认识上还有一定的误区,做出改变的态度消极,但相信在政府、社会层面加大宣传和引导,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看法。
(二)营造德育氛围感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其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环境的经典案例,孟子小时候生活在热闹的集市附近,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于是带着孟子搬去了学堂附近。孟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等到孟子长大了,精通六艺,成为儒学的一大人物。”为了有一个良好地学习环境,孟母多次搬家。由此可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程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就启示班主任应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比如楼廊文化,注重激励传承。可以在走廊的墙壁上张贴名言警句、德育小故事等。思政课上教授培养良好品质的相关内容,班会上召开以“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社会实践课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为社会服务。家庭方面父母应该做好榜样,日常生活中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等[][3]。这些小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这些小事所蕴含的德育力量极其强大,也许就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许就能改好孩子的一生。
(三)建立健全的评价和激励策略
健全的评价和激励策略应贯穿整个学校,对班主任来说,应将德育纳入教学质量的考评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只停留在分数上,不能产生“唯分数”的评价方式,应将分数与德智体美劳结合起来评价,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改善所存在的问题,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4]。同时建立起一系列激励制度,比如“送你一朵小红花”,采取积分制管理,以小组为单位,每月进行评比;举行文明之星评比、可以积极帮助同学累计小红花、积极向老师问好等。一是充分利用好各种节日,比如学校举办的三八妇女节,策划了去食堂回收餐盘,减轻食堂阿姨的工作量,这一活动是德育教育的落实,也传递了学生们对妇女的关爱之情。二是礼仪常规教育活动,班主任应从开始就为学生灌输礼仪常识,常见的社会现象就是面试时,明明同行的人学历、教育背景、技能都不相上下,但就是因为一个小细节输给了其他人,小到只是面谈结束后没有把凳子放回原位你就输了。所以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的礼仪常识,可以定期从身边小事开始培养学生的德育,从小的累计能够帮助学生在社会上的立足。三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5]。定期组织清扫街道,清除街边小广告,去到敬老院陪老人们过中秋节,为老人们表演节目、与老人们谈心等,这些活动看起来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有很多注意的小细节,在选取节目时就要考虑到老人们的爱好,谈心时就要聊一些符合他们年代的故事,保持蓬勃朝气充满活力的状态,让他们感受到青春的气息。这一件件小事都能考验到一个人是否具备爱心责任心,多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同学们事后写下心得体会,相信同学们会从其中体会到一些道理,相信自己也是可以促就温暖的一份子。
结语:
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好德育工作是全社会的期望,就需要全社会付出行动。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大军,只有把他们的思想调教好,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今后的工作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有利于社会的繁荣昌盛。班主任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与激励制度,科学的激励制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动力;社会方面人人遵守法制,以诚待人,文明守法,社会风气会有所改观,学生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风气中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相信通过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培养,高分低能的现象能够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高分高能人才来建设社会。德育是润物无声,贵在持之以恒;德育是书香弥漫,贵在默化潜移。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思想品德可以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忠梅,刘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4):37-38.
[2]陈晓红.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2):38.
[3]陈志军.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模式[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1):88.
[4]张学青.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考试周刊,2019(40):57.
[5]龙再清.刍议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