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丹
驻马店市第四中学
摘要:科学而高效的课堂评价,是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不足、发现学习问题、纠正学习措施、树立学习自信的关键所在。而针对不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与反映,教师在落实课堂评价时,应本着“关注过程,兼顾整体,全面发展”的原则,不断提升评价的即时性、多元性、发展性、科学性、全面性,为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切实提升认知能力而提供助力。同时,将是还需要将“以人为本”理念与课堂评价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反思教学的不足与缺憾,高效构建教学生态、科学落实教学指导,让学生在全方位、多角度课堂评价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幸福,进而带着更为饱满的热情、迫切的夙愿、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更好提升发展自我。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评价;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中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宽泛、抽象、复杂,很多数学问题如果站在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所产生的认识与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而课堂评价的目的,则在于对学生学习自信的树立、认知能力的培育、学习热情的调动,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认识自己数学学习中的不足与问题,并积极参与至知识探究、问题分析、思维发展领域,高效学习数学,更好提升自我。因此,为了使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更加科学、高效、多元、丰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师应加强对多元教学评价的设计与构建,使课堂评价的体系更加多元化、更具发展性,促使学生在高效学习数学中充分领悟数学之内涵与实质,获得认知夙愿释放。
一、提升评价内容的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教学内容不同,学生掌握情况各异,以致课堂评价内容的选择,也应该体现出更强的灵活性与多元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不同领域充分了解并关注不同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并根据学生表现与反映,将激励评价与“官方”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评价”激励下积极融入课堂领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开展《正数与负数》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正确运用正号和负号。教师可以在教学巩固与训练环节引入具体问题:秦大家尝试用正负号表示:(1)零上10°C和零上5°C;(2)收入500与支出123元;(3)水位升高1.2米和降低0.5米;(4)商店购买20箱货物,卖出12箱。并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即时开展评价。对于那些表现积极、参与活跃的学生,教师应予以肯定,并称赞道:你真聪明;对于那些存在问题、理解欠缺的学生,教师应进行指正,并鼓励道:还需努力;而对于那些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并第一时间分析原因,予以改正的同学,教师则可以倡导班级学生向其学习。在不同评价内容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二、增强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所有的课堂评价全由教师包办,久而久之,学生对评价也会产生思想与认识麻木,课堂评价的作用与功能自然难以彰显。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评价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评价的机会,让学生站在自身角度来评判同学的课堂表现,为课堂评价注入新鲜血液。另外,对于教师的课堂设计策略与方式,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也可以通过征求学生意见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至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以帮助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创新变革教学模式。例如,在开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时,针对一些学生在课堂中时常走神、窃窃私语、热情不高等现状,教师在对其进行提醒并征求其意见时,这些学生则表示教学方式太多单一、缺乏活力。
对此,教师在下节课设计时,就一些比较冗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优化,并融入了游戏化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游戏的引领下再次开展本课知识学习。瞬间,学生的参与度获得大幅提升,教学效率也因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而获得了大幅度提升。
三、彰显评价时机的及时性,激发学生学习自信
及时的课堂评价,既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学生的学习问题,还可以切实提高学生投身教学活动的专注度与注意力,为学生学习问题改正、学习自信树立提供保证。而且,及时的课堂评价,可以让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为充分,帮助教师切实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诸多主观性学习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例如,在开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高效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来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则针对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混淆了两种解答方式、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现计算错误等问题,即时进行点拨和提醒,学生便会在瞬间心领神会,很多问题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了全面解决与消除。
四、确保评价标准的公平性,强化学生认知迁移
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类情况开展客观、公平评价,既可以营造出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且可以全面促进学生认知迁移。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评价中,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让学生在公平性评价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与认可,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并积极就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一些新思想、新见解、新观点和教师开展交流、互动、研讨,使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得到全面增强。例如,在开展《平移与旋转》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深入识别图形的平移,对称的属性,掌握简单图形的平移、旋转后的新图形的画法;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具有不同特性的图形,并组织学生在做图、辨析、交流中借助图形转换思想高效学习具体教学内容。而针对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则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其予以激励,尤其让后进生对突破教学难点树立信心,实现了从不同层面促进学生认知迁移的目的。
五、结论
总之,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更蕴含着很多学问,其既体现着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又反映着学生的认知现状,更是教师获取精准教学信息的最好途径。而不同课堂评价策略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所取得的作用与效果也差异很大。因此,为了切实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与热情,并充分发挥自身自觉能动性获得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落实初中数学教学指导中,应加强对科学性、多元化、延展性教学评价措施的应用,并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与具体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评价的途径与方式,全面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参与情况,对其开展针对性评价与指导,让学生在高质量教学评价的驱使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提升认知能力,更好学习数学知识。使课堂评价真正服务于教学效能提升,更好作用于学生认知迁移。
参考文献:
[1]胡凤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9(11):240-241.
[2]范生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语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9(40):76.
[3]刘光军,梅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02):79-81.
[4]杨广东,游强,李海刚,戎国静,聂家卷,王庆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6(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