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巧德
海南省保亭县响水镇金江学校 572319
摘要: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是当代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教学模式,通过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完成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各项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开展策略
新时代的小学数学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就需要探究式合作教学法广泛应用,要让学生明白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使用范围。让他们具有求知欲望,能够把多方面的素材整合在一起,将探究式合作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数学学习,可以取得理想效果,无论是提高学习成绩还是提高教学质量都能有很大的优势。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除了一些数学中的重点难点是比较共性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些比较个别性的问题,比如因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马虎或者在读题时的粗心大意导致结果有误,如果每一个个别性的问题老师都要挨个讲解,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会占用大量讲课时间,造成教学效率的降低。这些个别性的问题虽然没有必要放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讲解,但是有些学生反应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如果不给指出就很难从自己的问题中出来,严重影响接下来的听课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有效的交流互动,这些比较简单的个别性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下,学生一些基础的问题得到解决,铲除了一部分学习障碍,老师只需要再将难度较高共性化的问题进行细致讲解就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改革中要求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这是与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课堂教学主体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要求遵照学生的特点、顺应学生发展需求,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一个极端的改变中很多老师不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改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提高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最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思考的空间,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老师灌输,相反,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变为辅助角色,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辅助引导,同时老师通过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观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所需,从而根据学生的问题合作需要来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开展策略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问题情境也可以细化成三类,分别是生活式的问题情境、冲突式的问题情境以及操作式的问题情境。这三类不同的问题情境,均可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中在创设生活类的问题情境时,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就是源于生活,所以为学生创设生活类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潜藏着的数学知识,并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发展问题,使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感知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启发问题意识,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学会问“为什么”。
例如,在“圆”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到了圆的原理、半径、直径,用圆规画圆和圆的对称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圆的知识记忆,可以为学生列举几个生活中的圆,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教师将问题转向学生,由学生思考圆在生活中还可以有哪方面的应用,这些应用都借助了圆的哪些特点等。由于教师将问题固定在了生活中,促使学生对以往的生活进行回忆,回顾用过的圆形器具或圆形物体,从而分析出它的应用原理,进而完成了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让学生在往后的生活中,遇到圆形物体便自觉地将其使用原理与圆的特性相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得到有效的发展。
2、在小组竞赛活动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小学生的性格中具有争强好胜的一面,他们希望事事都争当第一,体现出了较强的好胜心。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小组竞赛活动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方式。竞赛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他们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小数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师设置十道习题,需要包含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如“1.9+7.9×9.6=?”“4.6+7.5÷0.5=?”等算式,要求每个小组以竞赛的方式计算习题,最终用时最短且准确率最高的小组获得胜利,并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习题进行整理,并在小组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分析错误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是由于运算法则运用错误导致的,则需要教师将混合运算中容易出现错误问题的知识点进行再次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避免同一题型再次出现错误问题。此外,在小组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解题方式进行观察,并在课下针对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辅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教师讲解的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点,既要控制习题的准确率,又要掌握好时间,充分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同时,在对错误问题的分析与探究过程中,有利于锻炼学生自主思考与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需要依据学生能力的发展水平,在游戏式的教学情境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蔡东根.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的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8,(11):92.
[2]许宏旺.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