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军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一中学 025550
摘要:问题是促使数学发展的原动力,没有问题自然就不会有数学行为的发生,然而,我们一贯提倡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问题嵌入教学情境之中,从而驱动学生重走知识探究之路,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数学问题有的较为简单、肤浅,问题仅停留在知识与技术层面,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提高,而有的问题设计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表面上看似热闹非凡,但实际效果却是差强人意。基于此,本文章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模式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驱动模式;应用策略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更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因为落后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反而会削弱其原有的学习动力。所以,作为优秀的高中教师应将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中,此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思维以及探究能力,进一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以及突破传统教学上的束缚。
一、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教师在对“圆与方程”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之前学习过的函数与方程和空间几何等知识点,让学生对新知识点进行思考并分析。圆与方程的结合引出直线与圆的关系和曲线与圆的关系,这些也是高中数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学生对这一节内容相当熟悉,也有利于其理解这个重难点,同时也能克服学生的难题。学生在对知识点有一定的理解后,会提出问题“圆与方程的结合会出现哪些情况?”此时教师先要对学生进行称赞,让其掌握更多提问的技巧,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这个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思考,也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解决学生之间因为数学水平的不平等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充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问题驱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基础,倘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反而会影响整个教学时效性,因此,新时期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日常教学中应借助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所谓“问题驱动教学法”主要是指,学生围绕教师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性思考,以此来寻求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一个过程,其特别注重学生的整体参与程度,对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将其引入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应用》一节知识点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状况将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引入课堂中,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分析和探讨问题,当然,也要让他们在探讨中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其数学成绩,且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三、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对“平面向量”进行教学时,应该这样创建问题情境:“在08年奥运会举办期间开展的铁人三项游泳赛目当中,运动员应该要跨过所规定的地区到达对岸,假设某一位运动员在静水中的实际游行速度是四千米一小时,而水流的真实速度是两千米一个小时,要是运动员想直接向对岸的方向进行游行,且最终到达对岸,其运行轨迹是怎样的?游行的具体速度是多少?如果运动者想使游行的距离最短,可以直接到达对岸,那运动员需要向着哪个方向开始出发?在游行过程中具体的速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和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也紧扣教学的主题,极易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好奇心,也增加问题本身的吸引力,把平面向量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课堂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四、合理设置课前导入问题
高中教师若想将问题导学法有效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就要先对这一教学方法予以正确认识,明确其含义以及重要作用,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问题的合理设置,以此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新知识之前,可以设置课前导入问题,借此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新的知识内容上,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新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在设置课前导入问题时,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理解能力,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素材,再结合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行问题的科学设置。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可以将整个教室作为问题的主体,先引导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的直线平行、相交这一知识点,然后再向学生提问,“一个空间的点、直线与平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教室这一空间的点、线、面,进行讨论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使其能够快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结束语
总之,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是与生俱来的,都希望自己成为相关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因此,在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探究中,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挖掘知识所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促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驱动相关知识的自主建构。
参考文献
[1]梁洪星.探究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新模式[J].试题与研究,2020(04):11.
[2]李运财.高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实践研究——以“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教学为例[J].高中数理化,2020(02):21.
[3]李小青.抛砖引玉巧设提问——问题驱动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