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红
娄底一中附属实验学校 417600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学校按照年龄与学段将学生分成小学低段、小学中段与小学高段。小学低段为入门阶段,小学高段为提升阶段,而小学中段则承担着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职能,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低段教学内容的回顾以及与高段教学内容的衔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激发学生兴趣、联系现实生活、提升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并以此为达成高效教学目的方法。
关键词:浅谈 小学中段 数学 高效教学 策略
引言
数学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小学生接触理学学科思维的桥梁和纽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很难确保应有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对此,需通过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来对高效数学教学课堂进行构建,在明确教育目标、纠正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保障课堂教学的总体质量,最终促进小学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进一步增强。
一、设计课堂导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系统性和抽象性均相对较强的科学类学科,因此,在围绕新知识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想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通常需借助巧妙的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以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创设积极课堂教学环境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参与能效的有效发挥。一方面,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形式较为多样,如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生活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多种导入手段都是有效的。其中,游戏导入法,是一种借助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针对数学教学,教师可将经典题型转化为角色扮演游戏来引导学生进行参与,这样不仅能增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还能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我们开展教育的最终目的。对此,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教育能力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基本的预习技巧,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列举学习难点和重点以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系统理解。
二、灵活运用教材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熟悉教材中的难易程度,并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层次进行对比划分,以让学生充分地掌握教材。而教师在深入了解教材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教材的分层,将教材从易到难地进行划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小学数学“二位数加减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加减法的习题制作成卡片,其内容控制在20以内的加减法习题。
教师在进行练习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中,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之后,让学生进行复杂的习题计算。这样能让学生通过不断的习题练习掌握加减法的口算,同时也能丰富教学的形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氛围,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将教材前后的内容和知识结合到一起。若数学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授课,很可能让小学生在学习完知识后就忘了之前学过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前后内容的融合,保证学生能够做到知识的贯通。例如:在“混合计算”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授课前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加减法,然后再让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在回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巩固之前学过的内容,同时也能将其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三、课堂及时提问,引导学生探究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时,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长方形的特征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课堂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自己所掌握和理解的长方形的特征。教师通过提问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长方形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答案提出合理意见,并在接下来的长方形知识的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当讲解完正方形知识后,为了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照之前学过的长方形,在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教师可以抽取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知识来认识正方形,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四、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学习和研究知识内容新的讲解方式,并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新方式,使学生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和新教法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首先,基于传统数学教学不重视数学历史和数学思想的情况,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数学家头脑风暴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将数学家较强的理性思维特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同时也能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概念之由来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和数学科学态度。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生活中数学元素,拉近小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能够在多彩的生活中发掘数学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改变小学生对数学的刻板印象。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优化与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文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J].新课程,2020(48):163.
[2]王秀芸.浅谈小学中段数学高效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0(32):125+127.
[3]吴玉军.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方法刍议[J].当代家庭教育,2020(0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