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鸿用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蒙村镇中心小学朗村教学点 546124
摘要: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探究能力。数学又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有众多复杂的概念与公式,且数学知识较为抽象,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因为数学有着复杂的理论与概念,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创新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小组合作教学是现代教育理论中兴起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有着诸多优势。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数学
在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他们开始对学生的学习素养进行了重点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过程中,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开始频繁的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对于目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优化。
一、优化和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从教学理念上讲,教师应该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寻求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方法。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渗透。数学知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机械性的特点,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教师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积累数学知识技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新时代要求人才具备四方面的能力,即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审辨思维。要想锻炼这些基本技能,仅仅依赖单一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合作交流和实践活动,在交流和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课本知识,解决创新型的题目,培养其交流能力,增强其团队意识。除此以外,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案和课程设计的开发,但这个受到地区实际状况的影响。在制订的过程中,教师要秉着实际、可操作、科学、适应学生发展方向的理念精心设计。教师可以结合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因材施教,践行分组、分能力、分兴趣的教学理念,通过实践对方案进行优化。其次,教师应重视加强学生合作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例如,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行程问题”总结为“数学速度游戏”,然后让各小组以游戏竞赛的方式计算相关习题。
二、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组
要想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小组的分配问题上下功夫,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例如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每个人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等,然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的分配。只有保障分组合理,职责明确,分工适当,才能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补学习,每个人都有参与感,并且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讨论内容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才能提高。
三、应用具体事例或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感受
合作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还有更多看不见、摸不着的积极影响,例如团队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例如,在讲解《行程中的平均数》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合作解析以下习题,同时,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厘清解题思路,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加深学生的感受:
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去丙地,他先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骑行,用两小时到达乙地,因为车子在半路坏了,他在
乙地修车用了半小时,修好后继续骑行了两小时到达丙地。已知小明骑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他修好车后从乙地到达丙地的速度是多少?
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协助学生根据题意绘制解题思路图,提醒学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所对应的时间包括修车的时间。
全程总时间是:2+0.5+2=4.5(小时)
总路程是:12×4.5=54(千米)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5×2=30(千米)
乙、丙地的距离是:54-30=24(千米)
从乙地到丙地的速度是:24÷2=12(千米/小时)
由此可以得出,小明修好车后从乙地到丙地的速度是平均每小时12千米。
四、采用合作竞争模式来提升学习效率
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课堂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公布各组的讨论结果时,小学生之间会相互比较和竞争,这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教师要参与进来,避免学生产生恶性竞争而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对每个小组的成绩加以肯定,对于某个组的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相应的,教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教师应注意定期对各小组进行测试,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试卷,让学生共同参与阅卷活动,在阅卷过程中加强合作,交流经验,分析学习漏洞。例如,某教师在小组测试过程中,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设计了A、B、C三种不同难度等级的试卷。在合作阅卷的过程中,为学生分发参考答案,让学生互相交流,分析错误的原因,让优等生耐心指导学困生纠错,从而有效提高了合作学习效果。
结束语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需要看到它为教学带来的效果,也需要对小组合作时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料。对于这些在小组合作时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从而让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也只有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成为教师教学的新方法,才能让师生之间得到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会珍.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12):49.
[2]韦柱兵.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3):36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