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娣
广东省吴川市梅菉街道新华小学
摘要:新时期,将学生培养成为四有人才,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教学任务,要想实现如此的教学任务,离不开德育教育。当前小学育人质量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是因为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各学科的育人价值,也忽视自身的育人职责,德育教学并没有被重视起来,学生也难以实现道德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德育;研究
一、家校合作视角下的小学德育问题
家校合作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必然选择,且对德育教学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家校合作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德育教学的效率。
例如,家校地位存在不平等现象;家校存在不信任的现象;家校存在沟通方式传统现象等。要想有效地实现家校合作,通力合作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切实探索有效的策略,解决现存的家校合作德育问题。
二、家校合作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学策略
立足以上提到的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地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家校合作认知,做好德育教学保障
认知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在当前的家校合作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如上提到的问题,是因为学校和家庭对德育的认知程度不够,没有建立明确的认知。对此,在实施德育教学的时候,笔者尝试以家校合作德育教育认知为切入点,从自身和家庭入手,建构正确的德育认知。
(二)加强家校沟通,了解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
当下,之所以实施德育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实现有效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实施德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学生当前的发展情况,是实施德育教学的出发点,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是实施德育教学的落脚点。促进学生有效发展,是以学生当前的发展情况为依据。因此,在实施家校合作的时候,家长和学校要进行密切的沟通,互通有无,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借此对症下药,使学生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展,提升德育质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能完全依靠家长会,现在可以充分地发挥网络渠道的作用,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实现家长和教师的日常沟通。
会利用微信群,每天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学习情况等,将学生的发展进步之处和不知之处展现给家长,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同时就教师反馈的信息,在家庭生活中,进行观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如此问题。当验证了问题之后,在微信群里,与教师或其他家长进行沟通,商量解决问题,从而汲取有效的家庭教育经验,驱动自己的孩子及时地改正问题,实现健康发展。
此外,不同的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也许,这个学生有这样的问题,那个学生有这样的问题,在微信群中,家长及时地反映自己孩子最近的发展情况,可以为其他家长提供借鉴,有针对性地关注、指导自己的孩子,将不良表现扼杀在摇篮中,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创设多样活动,合作驱动学生发展
驱动学生发展是学校和家长的美好心愿,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活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切身体验,使他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有效的发展。学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当家长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活动中的时候,不但可以构建出良好的家校关系,还可以与学生密切交往,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时以活动为依托,就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基于此,为了切实地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在实施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笔者和家长一起创设了多样的活动。
此外,体育活动本身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为主的活动,学生通过体验多样的活动自然而然地会增强体质。
(四)创设体育活动
以体育人,是素质教育深度发展的结果,健康的体魄是小学生实现健康发展的保障。现有部分小学生缺乏体育意识,逃避体育训练活动,出现了一些身体问题,如肥胖、近视等,这是教师和家长所忧心的。针对该情况,笔者和家长合作创设了体育活动。
此外,体育活动本身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为主的活动,学生通过体验多样的活动自然而然地会增强体质。尤其不少学生获得了体育锻炼乐趣,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为践行终身体育行为夯实了基础。
(五)创设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德育教育的载体,主题活动是以特定的具有育人性的主题为主的活动。开展主题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小学教育活动,还可以驱动家长参与其中,使家长密切地与学生互动,切实把握学生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给予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以近期组织的“厉害了我的国”主题活动为例,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回到家中,和家长一起利用多样的途径从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搜集我国的发展信息。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家长和学生会主动地进行交流,确定需要搜集的信息有哪些,要如何搜集信息,借此驱动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锻炼彼此间的倾听能力。在搜集了信息之后,家长和学生会探究多样的方式展现这些信息,如制作手抄报、制作ppt等,自然而然地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此外,在此过程中,家长会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详细地向学生介绍祖国的发展情况,使学生由衷地发出赞叹,产生自豪感,促进学生形成爱国之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将育人重新摆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切实地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多角度、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将学生塑造为有思想、有理想、有德行的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育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且具有系统性的活动,单靠学校和教师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家庭融入其中。但是,在当前的小学德育实施过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立德树人背景下该如何开展小学德育教育[J].肖美娟.长江丛刊.2020(33)
[2]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学思考[J].韦柳艳.新课程(小学).2019(06)
[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教学研究[J].邝国荣.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