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中融入小组合作管理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胡宇华
[导读] 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影响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

        胡宇华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强学校  514400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影响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同样班级管理亦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植入小组合作管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探究精神,故此,作为班主任应当注重对班级管理的创新化,积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本文就初中班级管理中引入小组合作的管理形式展开了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组合作;管理策略
        引言
        身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人员,班主任应当明晰该项管理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来采取合适的管理方式。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便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及合作能力的一种高效管理手段,在班级管理中可发挥较高实用效能。故而,班主任可以将小组合作模式引进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以此提升该工作的管理质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及自律性,实现班级管理的真正价值。
        一、“异质”分组,创建均衡竞争小组
        基于小组合作管理的初衷,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当本着异质分组的原则,才能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管理的成效,促使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一同进步。即教师应当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及学习能力,进行分类分层,致使构建小组成员时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而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模式。同时,针对各个小组班主任可以让他们自选出小组长,以此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真正发挥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的效能。
        只有本着这样的组建原则,才能促使每个小组含有均衡的竞争力。具体来说,假设班上有50名学生,将其可以分成10个小组,每组则是5名学生,在划分过程中,老师可以先选取综合能力较高的十位同学,将其分别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再选取综合能力较弱的十位同学,同样分布于各组,然后在将剩余的学生根据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以此构建均衡的竞争小组。在这样的安排下,每个小组都能以强带弱,逐渐提升小组质量,从而实现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同时也能锻炼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及协作能力。


        二、“权力”下放,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班主任应当设定相应的班级管理规制,且可以将这些制定的权力下放,交给每个小组进行讨论最终确定要实施的制度,从而共同努力促使班级制度更加完善,并使实用性更高。通过每个小组的探讨,各个小组提出意见,然后将各个小组的意见进行汇总,再由全体同学一同展开沟通,而敲定最终的班级规制。在此之下,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有助于班级规制实施的有效性。
        例如,针对想要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教师可以实施小组积分法,促使每个小组都自愿积极参与且要好好表现。同时,在教室里张贴上积分表,并详细记录每个小组的积分情况,使每个学生亦是监督员,亦是遵守员,亦是强化他们的自身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方式,便能很好的激发每个小组的胜负欲,努力做到最好,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继而实现班级管理的效能。此外,班主任可以将这种积分评选,设定为一个月一评的形式,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评选出先进小组,并给予表扬和认可,对于后进小组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从而激发每个人的上进心理,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这对于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一定的管控作用,进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习惯。
        三、及时激励,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仅是组织者,同样也是激励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于学生的鼓励和赏识效能,进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品格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不断激发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互相帮助的精神,以此引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而推动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汇聚协作力的活动,以此进一步推动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承担活动的组织者,使其在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组织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从而促使其形成正向的思想和观念。总的来说,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于集体中的价值,促使其既能提升自己,也要积极帮助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形成一个有爱的大家庭,才能促使共同进步。
        总结
        总之,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意识到对青少年全面能力的培育,不仅能够为其学习带领一定的帮助,同时也是对其日后的发展铺垫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当适当的放权给他们,并采取小组合作的管理模式,竭力推动他们的自我管控能力,继而提升自律性和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其形成一个健康品格和综合素质高的人。

参考文献
[1] 李现风. 初中班级管理中融入小组合作管理策略研究[J]. 求知导刊, 2020, 000(013):5-6.
[2] 覃世亮. 浅谈小组合作在农村初级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2):280-281.
[3] 戴美红. 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融入小组合作管理[J]. 读与写(教师), 2020, 000(004):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