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艾俊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艾俊
        贵州思南县第八中学  56510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体育作为高中教学的一部分,和其它学科相对比,它的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体魄,还可以培养勇于拼搏的意志力和体育精神。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终身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认识体育锻炼在成长发展中的价值。本文针对终身体育意识进行概念解读,分析了其培养意义,探究了培养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综合素质
        引言: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既需要帮助学生将科学的运动方式掌握,也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全民运动的热潮之中,对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予以培养,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高,把其投身社会建设实践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还是有主体地位被教师所占据,机械灌输体育知识,进而就让学生无法积极参与体育实践活动,进而无法对高中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所以,为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就很有必要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更加有效的培养。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
        (一)奠定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体育的主要、主流训练模式就在体育课堂上,帮助高中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也必然通过体育课程而展开,素质教育的推行已经逐渐成熟,体育课程不仅可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压力,让学生通过运动的形式释放压力,同时还能够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观念逐渐成熟起来,高中展开对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培养已经时机成熟,这一目标的形成,可促使学生形成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基于学生的喜好而在快乐的心情下锻炼,不再枯燥的、机械的展开体育的活动[1]。
        (二)未来发展
        高中体育训练也许能够在高中阶段短期的施行训练和教育,但却不能干扰学生未来的发展,传统体育教学也仅仅关注学生一堂课,乃至一个学期的成绩,部分学生的成绩也不过是先天加从小训练的结果,高中时期并没有多大的进益,高中刚开始进行体育活动时是什么成绩,最终学成还是什么成绩,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教学缺乏层次化,更难以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思路下,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关注学生终身意识的形成,这就使得高中体育更重视精神影响,可激发学生的体育精神力,促使学生不把运动当做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反而将运动纳入每日计划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得到运动的启迪,拥有坚韧、乐观、自我进步意识[2]。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一)利用民间体育,培养体育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激发体育锻炼兴趣是关键,但是随着单一、无趣体育项目的开展,导致学生渐渐丧失了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而民间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趣味性的特征,既可以创新体育活动内容,又可以激发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民间体育活动中,培养终身体育思想,认识体育锻炼的应用价值,认识其广泛性。例如,在体育锻炼中可以开展“民间”体育锻炼,如踢毽子,以单人踢、多人踢为主,进行自由组合。在这一过程中,为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可以开展体育表演的活动,以毽子为载体,进行花样设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就脚内、脚外踢毽子技术进行合作表演,同时成立学生评审团,选出踢毽子最好的小组,并且以毽子为物质奖励,鼓励学生参与表演,让学生小组自评、互评,然后由学生评审团进行终极审核。为增强踢毽子运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为其选择相应的音乐进行竞赛表演。通过民间体育的融入,培养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增强体育运动体验感。
        (二)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来
        高中体育教师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即在有限的体育课堂时间里尽量向学生多灌输知识,这样做其实效率非常低。相较于一般学科的学习而言,体育学习将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上,多是借助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来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对此,我们就需在开发上下功夫,同时高效利用起体育黄金时间。而要促进学生参与热情的提高,提升教学水平,就必须要借助课堂活动,因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起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形式,提高其参与热情,让其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所在。除此之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多媒体软件开始涌现出来,将新的发展带给了高中体育教学,日常学习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微课、云平台,则高中体育教师需把自身认识转变,将软件体育与课件制作的能力提高,把更多的活力注入高中体育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尽管教师一味地想要帮助学生进步,但奈何学生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当教师不再紧盯着学生,学生就放松起来,显然对体育活动具有排斥感,为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教师可采取“攻心”模式,单一的展开体育的训练是不够的,教师应深入学生内心,了解他们的运动思维缺陷,如有的学生不愿意运动是因为怕苦怕累,对于体重肥胖的学生来说,教师可提供给他们一些塑形技巧,对于其他学生,教师也可以给予降压运动、游戏运动等,结合高中生学习上较为紧张的问题,提供放松运动,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短时间开展放松运动,进行自我调节,另外还可以通过讲述励志故事等激励学生进步,如讲述我国的运动名人进步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运动健儿也有学不好、感到累的时候,促使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勇于补充自己的缺陷,正视自己的不足,获得精神意志的熏陶[3]。
        结论:在高中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首先要对终身体育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理解终身体育锻炼意义的基础上,利用民间体育、体育活动、游戏教学、多种体育锻炼方式等,激发参与兴趣,理解体育精神,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徐晓迪.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措施[J].田径,2020(6):45-47.
        [2]孙玉林.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29+131.
        [3]马生祥.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9):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