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宇剑
玉林市兴业县蒲塘镇化寿小学,广西玉林,537820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德育教育需要对各个学科进行渗透,与不同教学科目相结合,使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全部学习阶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在德育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激励。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兼职班主任的教师角色为例,对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和优化策略,旨在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提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激励策略;优化分析
近些年来,教学的教育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学生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基础功课知识学习,过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其身心成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德育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教学内容,需要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激励策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够确保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和综合素质。为此,小学班主任需要在教学中创新激励策略的应用方法。
1小学德育教育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分析
1.1小学德育教学主要内容
在小学教学阶段,德育教育是贯穿学生全部学习生涯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以及政治教育。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最主要的管理者,且小学班主任一般由小学语文教师担任,在德育教学工作开展方面有着优势条件。小学班主任需要采用适当的激励策略,提高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基础内容,做好德育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配合激励教育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1]。
1.2当前小学德育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根据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教育缺乏激励策略。德育学习与一般的文化知识学习相同,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高效完成德育教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因为小学德育教学缺乏有效的激励策略,导致德育教育与传统的教学科目模式相似,过多地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在长期的负面影响下,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学习缺乏全面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德育教育教学效果不够显著。
(2)小学班主任缺乏激励教学策略制定。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师兼职班主任的教师角色而言,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因为部分小学班主任缺乏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刻认识,没有制定科学的激励教学策略,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激励,德育学习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进而造成学生在德育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的问题,需要小学班主任积极主动制定一些科学地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3)缺乏德育教育激励实践策略。德育教育不仅是一项理论教育,而是一项需要通过实践开展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对于激励策略的应用而言,需要在实践中实施激励策略。但是因为部分小学缺乏完善的德育教育激励体系,导致激励策略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德育教学,在实践中做好激励教育工作。
2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有效方法
针对上述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小学班主任除做好基础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以外,还需要融合更多地激励策略,促进德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提高。
2.1在教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是经过教育部多位教育专家联合制定的,所选择的文章具有高度的教学意义,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需要,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文章主题都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开发与利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并根据教材内容实施科学的激励策略[2]。例如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这篇文章中详细描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典礼的盛况,对开国典礼的全过程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开国大典》这篇文章除基础的字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之外,还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点教学篇目。因此,小学班主任可以在本课教学中积极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深切的爱国情怀,并通过相应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方式,为学生播放文中所描绘开国典礼的盛况,比如将“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或“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通过多媒体相关影视资源播放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开国典礼空前的盛况,感受到文中“手掌都拍麻了”人民的激动心情,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开展德育教育激励教学策略的有效方式。
2.2加强情境创设教育
情境创设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能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最为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此,教师需要在情境创设教学中融入激励策略[3]。例如,在《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中,春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节日文化,包含了亲情教育、家乡情感教育等诸多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我国传统春节中许多优秀的文化都在逐渐消失,现在小学生对于传统春节没有直观的体验,对于传统春节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很难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春节文化中包含的优秀思想,例如通过视频的方式还原文章中“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段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春节文化的喜庆、热闹、红火以及团圆等思想内涵有着更加直观的了解,从而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的激励效果,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自身的思想素质内涵。
2.3加强激励策略实践教学
德育教育激励策略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才能够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为此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将激励教学的作用最大化发挥。例如针对《为人民服务》这一课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社区、福利院、养老院等组织开展福利活动,实践《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内涵,为社会群众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来自实践活动的良好激励。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小学德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多项有效的激励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教学德育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宁德.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30):P.0032-0032.
[2]李欢年.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20,(07):P.0085-0085.
[3]黎凯琴.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研究[J]. 下一代, 2020, 000(001):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