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念春
合肥市翡翠学校,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民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越发的重视。在实际组织实施小学教育工作的时候,要想从根本上推动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对学生落实科学教育工作,并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加以重点关注,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知识,并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结构之中,科学学科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掌握一定的知识,并且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处在发展阶段,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小学科学学科中,结合学生身心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1以疑问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就以往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实际情况来说,因为教师教学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往往会出现教师强迫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况,这样对于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也无法满足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想切实的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进行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思维能力,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1]。
2合理地设计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问题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之一。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质疑时,其才会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分析探究,从而促使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可以以此为基础,通过教学问题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奠定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认识水和空气》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就可以进行如下问题设计: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小道具。比如一杯水、一个烧杯以及一个打火机。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个小实验,在烧杯中倒进很少的一部分水,然后利用打火机对杯底进行加热,并要求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实验,学生们会发现,原本在烧杯底部的水不见了。此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烧杯中的水去哪里了呢?”“这些小消失的水还能不能再回来呢?”等等,以此对学生形成引导作用。当学生能够找出正确的答案后,其不仅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思维基础,同时也能够加强自身的学习信心。
3设置教学情景
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学科涉及到的诸多知识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在实际落实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对科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加以切实的利用,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情景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在课堂上设立良好的教学情景,知道学生借助科学的思维模式来进行自主思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教师所将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
4合理规划教材内容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还处在起步的阶段,教师在进行教材挑选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选择那些内容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材料。其次,教师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总结,尽可能的挑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知识的扩展,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再有,因为教师不断的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从而会对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善,促进自身教学工作水平的逐渐提升,并且结合自身的总结教师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来挑选适合额教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2]。
5以兴趣来调动学生进行思考
兴趣是人类参与各项活动的主要动力,所以为了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教师在实际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时候,务必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更加高效的参与到某件事或者是某项活动之中,这样相对于教师强迫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作用,所以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为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给予一定的辅助。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对于自身感兴趣的实物具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应当重视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并在实践中深入的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促进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在开展“做个太阳能热水器”一课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趣味的试验教学活动,以趣味的动手操作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先复习太阳能的原理,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来让学生准备制作的材料,然后让学生来自己设计太阳能,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大意义[3]。
结语
总的来说,相对于其他学科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在接触这门学科知识的初期都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因为小学阶段学生自身认知能力较差,所以对于其中涉及到较为深奥的知识在理解方面往往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所以,小学教师务必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切实的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在教学中可以引用现实生活情景,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陈璐,刘公园,马丽英,苏贤英,杨嫚.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75-176.
[2]刘开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12):64-65.
[3]贾娜.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赤子(中旬),2014,(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