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教学"的语文教学的改进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刘荣誉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提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也更加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

        刘荣誉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八中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提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也更加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教学模式便应潮流而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考察了教师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考察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互动关系的加强也更有助于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首先从教学模式、课堂主体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语文课堂"问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进问题提出和及时评价五项基于"问题教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关键词:问题教学;语文课堂;改进策略
        语文课堂"问题教学"观念的提出便将教学重点向提问环节偏移,并不是说提问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学到多少东西,而是希望通过提问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开动学生的大脑,从而跟随教师的脚步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这种方式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对问题的深入思考,都能够起到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作用。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扩展知识面并且强化自身的观点和想法,而在"问题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更加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和彼此互动,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和教师提问循序引导,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思路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同时,能够在诸多问题解决方法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一种方式。
        一、语文课堂"问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老旧,学生兴趣难以激发
        目前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更充分的利用课时时间,但是,课堂大满贯的方式并没有带给学生多少的好感,因此,学生在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兴趣容易受到消磨,从而破坏了语文学科在学生脑海中的美好形象。比如,高中语文课本中《小狗包弟》这篇课文明明是一篇感人的故事,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下,故事的感召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些语文教师将重点内容放在了生字词的学习上,学生因兴趣而产生的学习驱动力却也因此被忽视。
        2.课堂主体不突出,学生课堂活动参与较少
        新课改提出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是,语文有固定的课时和教学任务量,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师更青睐于将时间花在更多知识的传授上,而表达、理解等多方面的能力却会因此受到忽视。但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也并不是教师单方就可以组织起来的,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频率比较少,便很难使得学生获得直接的、切身体会的经验和情感。虽然有些语文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但是,却缺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没有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就直接得出了答案不仅会使得学生丧失探究体验,更会让学生丧失探究热情。
        3.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受限
        语文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不能仅仅依赖课本,课本的限制反而会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更为死板,能够做到基于课本而跳出课本才是教师最应该具有的素质。比如,有些语文教师将语文学科学习的意义窄化,教师本身在学科知识方面的专业储备就不够充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很难基于一个课本上的问题延伸出来更多的课外教学内容。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提问方法就是直接提问,而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主讲,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已失去了新颖性和吸引力,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也会制约学生思考思路和能力提升。
        二、基于"问题教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环节是需要学生和教师进行双方互动的,因此,在此之前,教师必须清楚的是学生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只有教师摆正自己的主导和辅助地位,才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比如,《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主要突出了烛之武的能言善辩和聪明才智,当学生了解完烛之武劝退秦师的整个过程和课文内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在整个劝说过程中,烛之武所运用的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对秦师进行劝说。

高中生由于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在此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想到较好的方法,此时教师可以借助烛之武的能言善辩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两国之间的矛盾入手,点到为止,让学生在探索环节进行独立或者分组思考,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探究成果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的展示,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介绍本组的方法。
        2.丰富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繁杂的内容本身就需要用丰富的方式来呈现,而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方法的交叉使用,不仅仅要考虑到学习对象的差异性,更要考虑到方法的适用性,因此,语文课堂提问的环节仍需要分层和因材施教。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教师在新授知识之前,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红楼梦的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这样便能够通过视听结合带给学生更为深刻的印象,除此以外,看完视频之后,不可能每一位学生都能思考出同一难度的问题,因此,教师便可以提前对问题的难度进行划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在学生自身能力的范围内找寻问题的答案。
        3.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既有优势,同样也存在着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提问环节上,虽然教师注意到了提问这个问题并且提高了提问的频率,但是,真正有效的提问并不是只在数量上做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提问的质量,因此,教师在"问题教学"的质和量上都要再下功夫。
        4.与时俱进,问题中融入新时代元素
        语文课本的编写具有时间段,虽然有些课文的写作背景离学生比较远,但是,教师却可以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引入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学生熟知的时代热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的回答问题。比如,《新纪元》这篇课文以“新世纪、新生活、新文明”为主题,教师便可以跳出课本回到生活之中,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现新科技、新生活,让学生根据身边各种事物的变化来感受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随后再与学生共同对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分析,便更有助于跨越时代进行感同身受的对话,与时俱进引出问题、并在问题中融入新时代元素才更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特点。
        5.及时评价,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凡是提问的问题必然会存在着答案,但是,语文课堂中的问题答案更偏向于主观,因此,只要学生的回答方向是正确的,那么,教师便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除此之外,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更要对语文课堂"问题教学"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比如,学生的回答积极性如何、回答的正确率如何等都是需要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模式的形成是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反思都会成为"问题教学"模式改进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唯有及时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及时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和改进,才能够得到更为理想的"问题教学"效果。
        结束语
        "问题教学"基于提问却又体现于师生活动,因此,"问题教学"并不是停留在形式的一种口号,更应该在教学的实践中得到切实落实,只有深入提问环节寻找其中的不足之处,才更有助于寻找与时代融合的契合点和突破点。语文课堂中"问题教学"模式的完善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任务,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动力,因此,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才更有助于"问题教学"理想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彩.高中语文问题式教学的开展模式[J].教书育人,2020(31):64-65.
         [2]郭明霞.巧设问题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9):40-41.
         [3]许其山.浅谈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