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高波
江西省高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330800
摘要:在新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融入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把单一的教材学习变成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水平,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思想品质,本文就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做出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意义;教学路径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语文科目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优秀的文化气质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变化是把思考和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敢于尝试和实践,通过语文课堂引导孩子主动去探寻新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教师要转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知识教学,对学生的文化教学并不注重,对此,教师要将教材知识传授与教学活动拓展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提升学生思想品格
小学生的身心成长日趋成熟,也会在学习、社交、日常生活中参与越来越多的活动。但是相应的,由于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够成熟,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会出现茫然和模糊的判断,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思想教育就变得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学可以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或者文章向学生渲染一些优秀的思想品质。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学习与领悟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结合传统文化教学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解读,帮助学生锻炼性格和气质,调节精神状态,在积极向上的气氛里耳濡目染。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方向就是让学生感同身受,得到思想品质的升华。
(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应当通过传统文化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过文化教学知识的延伸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思维扩散的空间,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们发现自身的发展潜能,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从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得到熏陶,增强行为约束意识,提升品格和素质。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解析和思考,寻找教材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结合点,传统文化中的大量美德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应使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引导,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欲望。教学范围以教材为核心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设计,并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努力探寻文化知识的宝库。
(一)加强文言文教学
传统文化的学习离不开文言文,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文言文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和人生哲理,栩栩如生的描写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向往,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文言文教学方式过于简单和直接,由于文言文中的词句、用法与现代汉语区别较大,导致孩子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很多困难。笔者在某学校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提到文言文时“谈虎色变”,学生们纷纷表示文言文比外语还难以读懂。教师应着重对文言文教学做出更多思考。例如教材中《伯牙绝弦》,教师可以准备好古筝、二胡等,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演示,利用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们去体会文言文中的用词方式,句子的含义。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下中更能领会文言文中蕴含的故事意境,再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感受文中伯牙与子期的珍贵友谊,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出这篇文言文的内在含义。
(二)结合微课教学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形式,授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重要内容的解读过程通过摄影机或者手机等新媒体设施进行录像,微课的应用为当今的语文教学课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多媒体教室的大规模普及让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生动新颖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借助视频录像对知识难点进行重点学习和复习,提升学习效果。例如教材中的将相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以完璧归赵为主题的电影或者廉颇、蔺相如的生平纪录片,学生们可以迅速在心中建立起一个有关整个故事的大致印象,然后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与心中的影像相结合,形成图文并茂的学习过程,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通过影片把学生的思绪带入到时代背景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知识,也可以看到廉颇、蔺相如等人物的个性,让学生懂得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团结一心,相互配合的道理。
结束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它是全社会的一种责任。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立体化的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领悟为人处事的道理,让学生懂得文明礼貌,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唐致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外语文(下),2020,(10):34-35.
[2]陈燕,徐华军.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10):31-35.?
[3]赵小燕.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诗词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下),2020,(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