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顽
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乐亭中学 江西 上饶 333123
摘要: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强调初中语文教学需要遵循“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学习体验,这对构建高效课堂起到重要作用。但当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虽然意识到要落实新课改要求,可落实到实践时,却难以把握好语文课堂高效性,影响学生学习以及教学效果。对此,本文分析了课标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实践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对策
语文作为学生初中主要学习科目之一,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内容的重要工具,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无限的可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能力。但从当前部分初中教师实际教学情况看,并没有体现出高效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浪费课堂时间,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此提出了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旨在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一、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下,需要学生具备思维能力、文化知识、探究能力、学习态度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这一教学目标出发, 设计相应的知识架构,丰富语文课堂,从而使学生逐步提升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对学生长久的学习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课堂教学情况看,还没有完全实现高效性,所以,当前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1]。在新课改要求下,语文教师可以运用科学、合理、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引导学生探究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知识运用能力,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良好阅读氛围可以助推教师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具有很大帮助,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不仅仅是一句真理,更是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理论依据。学生受到兴趣的驱使,才可以自主参与到教师课堂互动中,形成自觉学习实施,进而提升语文学习效果。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时,可以灵活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补充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展现形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当讲到《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扩展文学、历史知识,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善与恶,进而全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2]。为提高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课前搜集好的有关《皇帝的新装》视频播放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思考:“这则故事想要表达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我们应该怎样做?”使得带着问题观看。而后语文教师组织学生通读文本,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从阅读文本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从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二)灵活设置问题,增强学生语文思维
学生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学习科目增多,非常容易出现偏科等情况,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要全面了解、掌握每一位学生学习具体情况,比如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而后设计对应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其中问题引导式作为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借助课本内容,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强化学生语文思维,促使发现问题后主动解决问题,这对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起到重要作用。
比如《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当初步讲解完课本内容后,学生已经掌握了课本内容,对此,初中语文教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文章含义,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比如:“通过了解愚公的故事,你是如何评价愚公的这种‘移山’行为?”、“从当今社会角度思考,愚公此种行为可取么?为什么?说一说你的理由”借助一系列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总结出多样的答案[3]。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实施相应的评价。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同时也可以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三)实施讲练结合,提高学习实践性
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除了需要教师灵活、风趣的教学语言,更需要具备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新知识,同时也进一步巩固旧知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从课本内容出发,结合具体的内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训练。比如,实施讲练结合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思考,提升对学生的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由《山中避雨》出发,引发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体验、感悟,进而进一步懂得作者写作的意境,促使学生可以理论结合实践,全面掌握文章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歌曲“高山流水”,创设意境,引发学生思考,可以先进行示范,利用文中“寂寥”词语,分享自己的感受与真实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文本的句子、词语等,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并借助实例分析。而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避雨”为话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简短作文,并进行组内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 引导学生将学会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可以加强了语文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不难发现,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中,教师有必要提高对讲练结合的重视度,多创建实践机会,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成效,提高语文成绩。
(四)巧用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评价,客观、有效的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实施合理的评价机制,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比如,在《我的母亲》一课时,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中,出现说话、串组等情况。此时,教师可以将其行为记录,并纳入到综合评价体系中。当布置教学任务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进行结果汇报时,教师可以实施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提升学习以及教学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影响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特性,利用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以及美妙的艺术,感染学生,通过采用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灵活设置问题,增强学生语文思维;实施讲练结合,提高学习实践性;巧用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等方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学生创设一个高效优质的教学环境,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促使广大教师继续努力,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富良.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华夏教师,2019,78(12):129-130.
[2]高道泰.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码设计,2017,61(11):150-151.
[3]韦文娟.刍议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67(0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