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廷君
黑龙江省穆棱市民主小学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最普遍也是简单的一种方法,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够快速地理解整篇课文中所要讲述的事情的大致流程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了解程度,这就能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教师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就能够快速地找到教师所讲的地方然后紧密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往下走,教师在课堂上就省却了提醒学生当时所讲的内容在哪一自然段、哪一行的时间了,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字:自主阅读;小学语文;培养兴趣;阅读方法;读书笔记;交流活动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很多的学习经历以及学习经验,所以他们对于大部分的学习方法都还没有掌握以至于小学生在培养自学能力方面比较困难,但是阅读也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办法而且这种方法也比较简单,刚好适合小学生使用,只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笔者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个人的学习经验在本文中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开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之前要先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知道学生平时都喜欢读些什么类型的课外书,让学生对于阅读的态度由毫不在意到喜欢上阅读,从内心里想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并且让学生自己也意识到阅读的优点从而对阅读引起重视,将阅读变成学生的一种课余活动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万千世界、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视野,而且还能够通过阅读认识到更多伟大的前人了解他们的过去以及经历,也能够通过阅读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秀丽风光。
例如,在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节课内容时,这是一个寓言故事的类型通过将动物拟人化演绎生活中也会出现的情景,然后揭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同样的事情应该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是特别成熟有许多道理如果直接告诉他们可能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他们感觉枯燥、无聊根本就听不到心里去,但是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看动画片和故事书,这些都是将一些大道理细化成一些小碎片然后通过卡通形象和一些故事展现给学生,完全符合学生接受事物的规律所以自然也就能够勾起学生的兴趣,对于阅读也可以由此入手,在开始的阶段教师可以多找一些故事类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要急于让学生立马就能够学会理解,要先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二、引导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有些学生不喜欢阅读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导致阅读之后一无所获所以就对阅读产生了恐惧,其实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小学生的阅读经验不多没有总结出一种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对于不同的阅读目的也应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果只是为了休闲打发时间而进行的阅读就没有太多的讲究了,毕竟只是为了陶冶情操维持自己的一个爱好所以也没有什么压力,但是如果是像课堂学习一样的阅读就需要在每一次阅读时都有对应的阅读目标。
例如,在学习《要下雨了》这一节课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以这一篇课文为例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的进行阅读,在进行第一遍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不用过于纠结某一个段落或者句子的含义或者作用,只需要注意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能够通顺的阅读一整篇文章即可,然后在进行第二遍阅读的时候要加快阅读的速度,这一遍主要是能够通过阅读了解这篇文章想要描述什么事情也就是故事梗概,第三遍阅读才是重点,在这一遍的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文中的重点词句并进行仔细分析,有第一遍和第二遍打下的基础所以在进行一些问题的思考时不仅能够根据前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也可以结合之后的内容进行理解,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的提高,当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和方法之后就可以将这个方法融会贯通然后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程度。
三、鼓励坚持做读书笔记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要只是单纯的读几遍文章,应该专门找一个笔记本用来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就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文章内容做的一些记录,可以是自己对于其中某一句话的理解与分析的结果,也可以是自己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将本篇文章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概括并写上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或者其中的主要人物的特点,这样的练习可以锻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作者描述事物的手法,在下一次遇到相同类型的阅读分析题目时就能够快速并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
例如,在学习《荷叶圆圆》这一节课内容时,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记的笔记就是学生在平常自己阅读理解时应该做的事情,有些教师认为阅读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应该是平时多进行练习比如写日记,虽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成绩的差异性,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写日记是没有压力的又可以在平时锻炼自己的写作,但是对于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而言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通过日记进行写作水平的提高只会记录一些流水账,但是阅读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比较简单、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所以如果想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就要让学生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摘抄,这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语句都进行摘抄而是有选择性的,比如一些休息手法运用的比较巧妙的句子、一些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文章中出现的引用比较广泛的词语和成语等等,总之就是记录一些有价值的语句让自己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用到的。
四、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前进的加油站,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的课堂上而是在课堂之外,课堂上教师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本上的内容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最终能够让学生达到没有教师的指引下也能够自主学习,课内阅读就是书本上的阅读所有的学生所阅读的内容都是一样的,课外阅读一般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的所以都各有不同,小学阶段整体的学习内容都比较少所以留给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就比较充足,这时候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最好的时机,教师可以给学生规定一段时间内必须阅读几篇文章到最后会组织一个全班范围内的读书交流活动,到时候每为学生都要向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这一节课内容时,对于小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贪玩心理这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他们的年纪还小所以有些时候也不宜给他们布置太多的作业以免磨灭了孩子的天性,并且语文学科中其它的教学内容也不少所以读书交流活动可以选择一周进行一次,也就是说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每位学生至少阅读一篇文章,在进行读书交流活动的时候大家就围坐成一个圈,然后每个学生轮流发言分享自己所看的文章,每个人站起来分享的时候首先应该先向大家介绍自己所分享文章的题目以及内容,可以像讲一个故事一样把文章的大致意思告诉大家就行,然后再表述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当然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不理解的问题也可以提出让大家一起帮忙解答。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任何学习引导都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以及他们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对于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会有很大影响的,所以小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很重要不能够急于求成在一开始给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这样只会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之后不愿意学习,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为学生提出适合的建议才能够促进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2]樊爱凤.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赤子(上中旬),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