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玲
湖北省兴山县第一中学
【正文】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一关键时期中,需要高中老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作为高中生的语文老师更应该把正确的教育方式应用到课堂中,给学生传授正确的德育观念。这篇论文将对次观念进行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阶段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正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高中学生在面对如此多纷繁复杂的信息的时候,很可能迷失自我,再加上学习上的压力,很可能走向极端的方向,对自己和社会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老师找到正确的课堂打开方式,合理的利用书本知识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一、渗透德育教育的优点
正确的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它是一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要学的学科。所以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老师通过传授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爱国精神,有利于为人类的伟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1结合课本讲课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本中有着很好的内容题材来渗透德育教育。有的内容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有的内容展现了人们精忠报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有的内容讲述了无私奉献贡献社会的事例,这些都可以让老师很好的在讲课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五课《荆轲刺秦王》时,老师可以利用荆轲的举动来渗透德育教育。这篇课文讲述了荆轲受燕国太子丹的寄托,见秦国国君,并且想要刺杀秦国国君来消灭本国的安全危机。在荆轲离别的时候,燕国还唱离别歌送别荆轲,荆轲抱着为国家安危牺牲自己的决心离开了燕国,在大殿上荆轲表现的沉着冷静,虽然最后的刺杀行动失败了,但荆轲的爱国精神和过人的胆量是值得学生学习的。老师可以在这一课讲述爱国观,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尽自己的能力保卫自己的祖国。
同样在讲必修三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的时候,老师可以在传授学生热爱国保卫国家的同时,告诉学生如何正确的为国家做贡献。这篇课文以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讲述了如何让百姓富足国家安定。在治国方面孟子给梁惠王提出了很多好的有效的治国策略,并且梁惠王也都很好的接受和实施了。
梁惠王任用贤能,孟子可以根据国家需要提出正确的治国方针。老师可以利用这一课的内容告诉学生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应该保护自然环境,大自然并不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
2.2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
作文是语文考试必考内容,通过语文作文反应学生的文学功底和语文素养,语文在写作时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向,语文老师在讲解语文作文的时候不仅仅是紧扣主题,还应该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扩大自己的格局,这就需要老师在课上传授正确的知识。
例如:有的语文作文题目会让学生思考人生应该怎样面对困难迎接未来,老师在分析这篇语文作文的时候可以用到课本上的一些例子,像必修五第一单元中讲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个课文中的主角别里科夫是一个特别怀旧的人,别里科夫总是希望回到旧的制度,也就是维护沙皇专制制度,他特别的保守,反动,不接受任何新的思想,最后也就只能被生活所抛弃。这个例子可以当这篇作文的一个反面例子,同时应该叫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学会适应时代的发展,勇敢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要做“装在套子里的人”。语文作文很多反应的是时代背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语文老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语文作文,来观察学生最近的心态是否健康,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同时必修四第三单元讲的《拿来主义》也可以作为写作的重要观点,在了解完鲁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后,学生们会更加真切的感受到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同时也会更好的运用到语文写作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身上,吸收外加好的优秀的文化,然后用来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当然一定要选择时候自己的优秀的文化,并不是不加筛选的一味地“拿来主义”。
2.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有没有真正的实施好关键是反应在社会实践中,因此老师应该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个人文化素质最好的体现方式是在生活中的小事,比如随手关门,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给老人让座位。所以渗透德育教育还应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慢慢体会。
【结束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老师的工作还需要社会和学生的配合。当然老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学生也应该在课下阅读优秀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很大,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虎小燕.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理与方法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20(08):97+54.
[2]文玲.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情境化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