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谭映军
[导读] 本文致力于研究高中语文的日常教学工作

        谭映军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恩阳中学    636064
        摘要:本文致力于研究高中语文的日常教学工作。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详细阐述语文学科的特性;第2部分论述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基本状况;第3部分针对高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开展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让我们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的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中生;语文教师
        语文是国民教育三大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学生自求学开始直至大学毕业都要学习的重要科目。在高中时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达到了一个相对的顶点。在此时期,语文知识的学习数量相对之前有了明显增加,学习难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特别是在高考中,语文学科所占的分值也非常重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语文教学工作保持足够的关注,提高教学认识,增强教学能力,为学科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努力。
        一、高中语文学科特性解析
        本文以为,高中语文的学科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易学难精。易学难精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特性之一,所谓易学难精就是指语文的基础学习门槛很低,但是如果想把语文学得非常专业非常透彻面临着很大的难度。语文取材于汉语,而汉语是我国的母语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语言形式。因此,虽然学生是在小学时期正式接触语文课程,但是他们的语文基础并不为零,这也主要是因为学前教育的开展。所谓学前教育更侧重于学生在上学之前一系列的实践行为和在家庭教育环节中接受的知识。例如学生每天都要使用汉语和他人进行交流,那么在交流过程中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语言表达能力恰恰是学生学习语文需要培养的重点能力之一。所以当学生正式进入校园时,他们被语文学科是有着很强的熟悉程度的,并不会因为一无所知而陷入理解困难。这也是语文学科入门低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语文学科的入门并不意味的学习难度低。我国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体系。而这些文化体系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在语文学科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例如,文言文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文言文是中华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文学形式,而在高中阶段当学生接触文言文学习时会不同程度陷入困难,所以要把语文学科学得清楚透彻需要面临很多的困难。第二,主观性大于客观性。语文学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观性强于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指一种整体性,具体到学科教学中,体现为题目的正确答案是唯一的。例如数学就是一门客观性很强的学科,但语文则不然。在语文学科中存在大量的主观题目,这些题目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明确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言之有理即可。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使得学生在解答题目是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数,但由于答案不唯一以及学生本身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所以要想拿到一道主观题的满分还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主观性大于客观性的特点。
        二、高中生语文学习基本状况
        高中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第一,语文学习态度方面。学习态度是学习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地,学习态度对学生最终学习成绩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名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在平时的语文课上表现更加积极,那么最终的学习成绩在一定概率上是更加出色的。而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想真正提升个人的语文成绩,整个过程会艰难很多。在我校的学生中,针对语文学习工作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语文是一门投入最少但回报最多的课程”。

是的,我并不否认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学科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没有之一。日常行为中的表达交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都属于语文学科的基本形式。而且长时间的语文学习经验也会帮助学生在考试中面对主观题时能够做出快速的正确反应。例如有阅读问答题表示“你对文章中提出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这一观点有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需要结合非常专业的语文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正确判断出基本的解答方向是要肯定这种观点而不是否定。因为一旦否定这种观点那就体现了一种消极的思想和错误的价值观,而这种问题在语文学科中就比较严重了。所以,相对其他学科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投入确实比较少,但取得的收获也相对丰富。但是较少的投入并不意味着学生主观上的轻视,如果学生心中藐视语文学习,那么不管是在考试过程中还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都会为自己不端正的学习思想付出代价。第二,学习方法方面。上文所述,如果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那么在语文学习成绩方面有一定的概率更加出色。我们之所以认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之间并不是一种必然联系,主要是因为还有学习方法这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存在。如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很端正,但是学习方法却不够科学的话,那么最终的成绩也不会得到非常明显的提升。因此,学习方法是高中语文学习第二个重要的方面了。当下阶段,我校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比较普遍的方法就是记忆和练习相结合。语文学科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例如古诗文、课外文言文的分析方法以及作文的写作思路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记忆,而题目练习主要针对于考试了,要想在考试中拿到一个理想的成绩必须要注重在日常学习时的练习工作,只有实现了对考试模式的熟悉,才更有助于在考试中发挥出理想水平。
        三、提升高中生语文学习效率策略
        提升高中生语文学习效率的基本工作可以参考以下两点:第一,规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语文学习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学生要想取得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必须要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此类学习心态的方式可以从语文学科考试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难度这两个方面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向学生阐述,语文成绩是学生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考中更是占据着150分的分值。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考场上,每一分都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可以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而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针对语文的学习难度向学生做一个讲解。相对于数学和英语学科,语文的学习难度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在一些主观题的解答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有理便能得到相关的分数。在语文学科中得到每一分所付出的成本要远远小于数学学科中的相应成本。学习难度的明确化可以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优势,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不断提升个人的学习素质。第二方面就是学习方法方面。当下阶段,学生采用技艺和练习的学习方法是基本准确,只不过忽视了理解能力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积极的思考和理解而不是一味的强制性背诵。例如在学习文言文时,关于每一句话的翻译,教师要从句子的结构和关键字的现代文翻译讲述,让学生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而不是强制性的背诵,这也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综上所述,语文在高中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好语文是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并最终迈入理想大学校门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语文教学的基本投入,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周小兵.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J]. 科技风,2019,(34):9.
        [2]张志元. 指向核心素养,语文要有厚度和温度——谈高中语文教学[J]. 才智,2019,(29):47.
        [3]王国斌. 浅析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 才智,2019,(28):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