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韦泽琅
[导读] 统编版教材在三到六年级的每一册都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

        韦泽琅
        广西来宾市祥和小学高新校区  546100
        摘要:统编版教材在三到六年级的每一册都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这是编写体例的一种创新,习作单元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针对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讲解,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单元主题向学生渗透相关的习作知识。习作单元中的阅读与习作是彼此咬合、相互衔接的,“读”的过程不能完全忽视“写”,要在阅读教学中提炼有用的习作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够习得相应的习作技巧,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精读课文;阅读教学策略
        教师要坚持读写相互促进的原则,充分地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读写水平,依据习作单元中的文本内容,不断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因此,笔者立足于教材,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统编小学语文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立足文本阅读,挖掘文中写作手法
        教师要针对习作单元中所涵盖的课文内容来设计课堂阅读活动,充分地挖掘精读课文与习作相结合的切入点,在丰富的阅读活动中寻求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渗透本单元的习作知识,引领学生分析文章的布局特点、描写方法以及观察顺序等,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关的写作手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技能。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文本阅读,不仅要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深度挖掘文中的写作手法,并给予适时地指导,通过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习作知识,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统编三上第五单元就是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观察”,所以在教学精读课文《搭船的鸟》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挖掘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的,进一步领悟哪些事物是细致观察的。如教师立足文本阅读提出了一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观察?”通过阅读,学生逐渐找到了作者观察的重点是:翠鸟捕鱼的情景、草地早中晚变化的画面。继而师生深度挖掘“作者抓住什么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翠鸟的?”通过分析与思考知晓了从外形和动作描写方面,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手法。
        二、赏析优美语言,积累丰富语言经验
        语言是作者传达自己内心感情的重要载体,对优美的语言进行品味和赏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真实情感,而且还有利于掌握作者遣词造句的真正用意,对一些特别的字、词、句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受到语言美的深刻感染,有利于让学生沉浸在文本的语言之中,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建构与内化。

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共同赏析某个文本中优美的语言,无论是描写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只要将事物描写得极致、刻画得到位,就是值得师生花时间赏析的语言,通过对经典篇目的阅读以及优美语句的赏析可以使学生逐步挖掘其中的语言规律,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经验,为本单元的习作活动奠定语言基础。
        例如,统编五下第五单元就是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写人”,所以在教学《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时,教师要引领赏析文中刻画人物的优美语言,使学生通过分析语言来体会如何进行外貌描写。如教师与学生共同赏析“杀好了腰……肥腿的白裤……大脚……最出色的车夫……笑了。”这句话,这句话吧祥子刻画得鲜活、丰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他计划着……铁扇面似的胸……直硬的背……多么威严!”这句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展现了主人公自信的心态。通过赏析这些语句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从而才能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三、根据课文仿写,优化阅读教学效果
        模拟仿写是教师引领学生从课文的阅读投入到单元习作中的一个良好支撑,通过仿写也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与习作进行结合,引领学生对所学课文中的某个句子或某个段落展开仿写,使学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思考和重组,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创造出新的句子或锻炼,在此过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既可以进一步回顾文中的内容,也可以使学生将在仿写练习中获得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习作技能,并运用到本单元的习作活动中,促进阅读知识到习作下笔的有效迁移,最终优化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例如,统编四上第五单元就是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写事”,所以在教学《麻雀》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某部分内容进行仿写,使学生掌握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能力。这篇课文写了一件关于麻雀的故事,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创写一段故事,并将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以此来锻炼小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某位学生写了自己学习游泳的故事,在结尾处这样写:我的身体是那么渺小,泳池是那么宽阔,但结果,我却征服了泳池,成功地学会了在泳池里自由驰骋。通过仿写练习,既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知识,也有利于锻炼他们的习作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遵循先进的“读写结合”教学理念,并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对学生表达方法与写作技巧的指导,通过“立足文本阅读”、“赏析优美语言”和“根据课文仿写”来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技巧和习作的不同方法,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祈佳.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J].教育观察,2019,8(30):15-16.
        [2]沈红亮.统编本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策略例析——以小学二年级阅读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5):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