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清
山东省日照师范学校,山东 日照 276800
摘 要: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推进了课程改革。本文结合实践,从机电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实训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阐述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培养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在当下助力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工匠们起到了了不起的作用。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不仅能助推工匠的产生更能引领专业教学改革,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提高,职业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所以,在国家教育部的统一指导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制度出现,开拓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的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革新之路。
笔者所在学校的机电专业的中职人才培养,机电教学团队以技能竞赛为引导,对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验实训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工作。
一、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近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与机电专业相关的中职项目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车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电气安装与维修、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根据这些竞赛项目及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我们中职教学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修订。
(一)中职机电专业的课程体系改变
从历届中职技能比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电气安装与维修、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等项目的试题要求可以看出,比赛要完成的就是一个典型的项目,它们各自集成了制图CAD技术、数控加工编程技术、单片机技术、PLC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知识以及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电路的焊接、组装、调试等技能。选手仅孤立地掌握其中一门或几门的知识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必须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由于近年来中职学生生源质量滑坡的严峻现状,以往的课程体系不仅容易造成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的困难,而且使理论与实践脱节。要进行课程改革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我院对现有中职机电专业按知识相互关联程度整合成一系列的一体化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体系,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无缝对接”。
二、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职业技能大赛突出实用性,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中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
机电教学团队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合理编排教材,这些教材有:“项目-任务”模式的中职规划教材《电工技术应用》、“工作过程导向”新理念教材《应用电子技术》、“工作过程导向”新理念教材《电机及控制技术》等。
(二)加强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机电专业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另外一项举措就是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2019年在校级优质课程液压传动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了液压传动的网络教学资源,该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该精品课程给本校及同类院校的学生和专业教师提供了教学和学习的丰富网络资源。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校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知识讲授型为主,转变为知识应用型为主;从理论思维为主,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从以知识、概念、逻辑推导为载体,变为以完成任务为载体;从学生被动听讲,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探索创新为主;从教师讲解为主,变为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环境为主;把课程评价从教师讲好为主,变为以学生学好为主。主要专业核心课程电工技术应用、应用电子技术、PLC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EDA技术及电子设计的考核,改变了以往的“纸上作答”为主的考试形式,转变为技能考核为主。技能操作考核占60%,上课表现、课堂测验、课外作业、实验报告占40%。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突出专业特色
学校逐步引进机电专业人才,建立教师培训机制,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得到稳步提升,2020年评为“省级文明岗”,机电专业也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新、以赛促用”为指导思路,教师不仅能讲授技术理论,还能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与任务,参与指导学生的技能竞赛。强化教师理念更新,促进教师和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近年来系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机电职业技能竞赛。指导老师采用模块化任务训练法,参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完成指导老师制定的任务,反复的强化训练。历届参赛学生也取得过国赛二等奖,省赛一、二、三等奖的成绩,多名指导老师也获得过国家、省级优秀指导老师奖的荣誉称号。
根据竞赛训练和教学改革的需求,机电教学团队更加重视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新增加的实训场所和设备为广大学生和专业课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与技能竞赛培训环境。教学团队不再严格区分实验指导老师和理论课老师,要求授课教师能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性操作环节的任务以及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不再区分教室、实验室、实习室,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合理选择授课场所,以方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不仅推进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并且让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竞赛项目的内涵建设,建设一批重点竞赛项目,拓展校企合作的新平台,增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于德顺.关于技能大赛引导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2.
[2]张娜,袁程.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构建高职实训新平台[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9.11.
[3]李文,高健.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发[J].职业时空,2010.4.
[4]徐彤,杜文龙.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2.
[5]李辉,关海英.浅谈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职业,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