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韩嘉亮
[导读]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维

        韩嘉亮
        陕西省西安市西电中学
        摘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自觉去思考、去想象。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相关提问中学习到课本重点信息,教师也可以从学生所回答的答案中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不断依据学生回答的问题来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及时改正某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前言:
        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连接起教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可以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有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所学所想,帮助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教学的天堂,激发学生对思考的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和质量。
一、课堂提问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着重考虑对学生的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所设计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应该具有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定向思考的能力和作用。提问的本质作用在于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凝神思考、做良好的评价反馈和组织教学等,如何做好有效的提问?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明确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配合性原则、普遍性原则、适宜性原则[1]。
        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想象渠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初中学生在这一阶段身心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单纯枯燥的课堂教学显然满足不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需要,没有目的的、没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教学同样使得学生对与该课堂失去探究兴趣。有效合理的课堂提问是一项艺术,有明确目的性质的、创新有趣的课堂提问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和思考收效甚微到自主思考、牢牢掌握知识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需求让语文教师设计合理并运用相关提问。
二、活跃课堂、提升气氛的课堂提问
        有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会在课堂开始前进行一些拉近与学生距离的闲聊,但是聊天的内容却往往与今日所学课文息息相关。例如,在学习到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春》,写自朱自清。教师可以这样引出开场:“同学们,您们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呀,为什么喜欢它呢?大家可以先与周围的同伴做一个交流,然后大胆发言哦。”等到同学们叽叽喳喳说完,教师就可以顺势讲课:“那么大家是否好奇朱自清先生对于季节有自己怎样的理解呢,接下来让我们翻开课本,一起探寻朱自清笔下的‘春’。” 这样做可以稍微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使学生上课的疲惫、紧张情绪放松缓解,从而变得更加容易进入教学情境。
        就本例来说,还有一句来自朱自清先生的名言“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中可见朱自清先生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这句话时,不如提问让学生结合实际联想周围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可以挑选教师与学生都认识的符合描述的人物,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朱先生笔下春的模样。举例来说,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依旧是朱自清的《春》):“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个句子,朱自清将笔下的春天化作人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呢,一会儿是娃娃,一会儿是青年,一会儿时像你们一般大的小姑娘?另外,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这一表达手法是否为拟人呢?”询问过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形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三、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课堂提问
        语文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往往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从简单易懂的问题提问出发,逐渐展开细致的追问,可以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同时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学习知识应当追根究底,不断将问题作深入理解,锻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举例来说,在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藤野先生》,原作人鲁迅。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大家只是基础的了解了藤野先生是教导鲁迅的一位日本教师,但是,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背后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更多的社会时代的敏感性。教师可以这样来层层递进的讲述提问:“大家了解的藤野先生在鲁迅笔下的形象是偏向喜爱和正向的,但是是否有同学了解,为什么回国之后的鲁迅明确表达出了对日本政府和人员的不满呢,这其中有什么矛盾吗?”事实上,只要了解过那段历史,就不会片面的认为鲁迅先生在时代动荡之下对日本有单一的认识。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讲解鲁迅写成藤野先生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故事,进而让学生那一个特定年代有比较清晰真实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拓展,启发学生思考,例如依旧以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来说,有相关报道证实了在藤野先生教导鲁迅期间,鲁迅的成绩并不是十分的突出,教师可以依据此报道向学生进一步提问:“那么为什么鲁迅对藤野先生存在有很高的评价,这是否与现实有所出入?”等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并  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再根据多方面分析,向学生阐述藤野先生所代表的一类日本人的态度和观点,使学生对那个年代的人物事物,世界等有积极全面的了解。
四、设置悬念、吸引注意的课堂提问
        悬念式提问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悬念式课堂提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去探寻问题真相,互动式课堂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强烈探究知识的欲望[2]。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教师借助互联网的帮助有效搜集关于桃花源记的诸多影视,小说等资料,可以这样问学生:“桃花源记究竟是陶渊明所做的一个梦,还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捕鱼人处处作了标记,但是在出来的时候却找不到标记,为什么?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为何在他死之后桃花源无人问津?”提问方式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
五、总结要点、巧抓重点的课堂提问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本质上是要进行言语的教学,因此抓住关键内容对于学好语文至关重要。在课堂提问的同时积极总结提取课文中的相关关键词、关键语句、关键段落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本文内容,迅速掌握相关要点。
六、设置情景、引导学生的课堂提问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课本内容较多,文本篇幅较多,故而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入教学环境,启发学生思考,有效时间内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教师应当进行有效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相关角色内心的剖析问题。教师可以这样问:“‘我’的家人们在看到‘我’的叔叔于勒现实的状况前后是怎样的心情转变呢?另外,文中有提到在真正意识到我叔叔于勒现实生活中之前,海边的景色非常的美好,在认识到我说说娱乐贫穷的现状之后,美丽的海面和夕阳一瞬间变得糟糕,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景色的变换?它是否昭示了什么?”
七、贴近学生、尊重发展的课堂提问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得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能够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才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3]。贴近生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有效合理的课堂提问需要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彼此理解,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尊重,树立学生自信心。
结束语:
        初中语文课堂之上,教师如果合理利用提问环节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语文世界,带给学生学习自信,会极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程度,进而提升整洁课堂的效率与质量。故而在初中语文课堂之上合理应用提问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马进成.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1):50-51.
[2]李世民.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学周刊,2020(04):115.
[3]张效颜.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