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成素红
[导读] 在当今社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是小学教育的必修课

        成素红
        河南省漯河小学  (河南 漯河)462000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是小学教育的必修课。道德与法治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最重要的标准,也是我们生活中每个人应具有的良好品质,要把法制与道德有效的应用在小学生的课堂中,是我们要研究和讨论的关键。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牢记心中的传统,加强小学生对中华传统的认知和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知识,提高自信心,结合道德法治有效的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这是我们今天应该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教育;道德法治;文化素养
一、在小学德育的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1、提高学生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推动着中国的发展,是社会道德文明规范的良好体现,小学对德育的教育是最为关键的,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德育是构建学生“仁、义、礼、智、信”的重要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学生应该学习的主要内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创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扬与传承,以人文教育展开德育管理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良好的文化底蕴在学生心理扎根。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文化自信需要增强,中华名族留下了许多光荣的传统和文化素养的学习,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去学习,文化自信增强能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没有民族的稳步发展。中国不断发展的历程里,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道德法治教育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增加民族凝聚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走正确的道路,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3、是道德法治最基本的内在
        小学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不可忽视不可小瞧,在每个学生根基不稳的情况下,要先从道德的角度上打好基础,德育教育的主要体现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在此过程中,教育人员也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要怎样去树立道德品质,该树立什么样的,对待这些问题,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也是有一定的答案,但归根结底没有具体的准确的标准。于是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找到相对应的解析。传统文化里有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宇审的敬畏、对万事万物的理解,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三观品质。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借助生活内容与传统文化结合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有思想品德这门学科,里面就有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会学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该怎样做。首先是我们百善孝为先这个传统的文化美德,小学生的必修课,在家里作为一个孩子,我们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在我们还没有能力赡养父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孝顺父母呢。例如,辛苦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回到家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拖鞋摆好,倒点水,迎接家长回家呢,还可以帮爸妈打洗脚水,让父母也能体会我们对他们的爱,这就是一个很优秀的传统美德。其次在学校里,我们该怎样与同学相处,应该打架吗,应该辱骂同学吗,这又是很重要的一点,与人为善才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交友方式,不拉帮结派,不随便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让老师喜爱,同学喜欢。最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里,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教会我们一些防范措施,应急处理的办法,而且书中还会以很多图画的方式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思想品德课程就加入了道德法治的知识,与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很好的诠释了道德法治的重要性,也在适合的年龄交给学生很多道理,很好的一门教育课程。
2、借助课外书籍拓展德育知识与传统文化
        书籍是记录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及形式。 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结合传统文化的方式就是大量的阅读经典的著作,阅读书籍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文化水平,还能更好地将其中知识与道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参透古人的优质品德,从而成为自己的道德品格质和人格素质。也正是因为这些书籍的传播,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应该多去拓展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知识,扩大知识面。比如可以展开《弟子规》、《三字经》、《道德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书籍的阅读,从文化知识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阅读书籍可采取开展班会,阅读心得讨论会,读后感手抄报方式开展等。
三、结束语
        把学生从小教育好,先会做人,再会做事,道德法治的重要性不分年龄,在任何时候都要去遵守,作为一个好公民,也要多去学习中华的传统文化,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德品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把传统文化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下去,增加民族自信心,作为祖国的花朵,它们更好地发展才能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推动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月钦.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考试周刊,2021(09):52-53.
        [2]俞余平.思维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J].家长,2020(14):160-161.
[3]丛玮玮.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0(02):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