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锋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南海街道中心学校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已逐渐倾向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在新课标改革以前,小学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一般最看重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并没有注重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忽略了对小学生要从小灌输培养道德修养的信念。在新课标改革之后,德育教育已成为小学阶段班主任进行教学时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班主任不仅仅是教授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实施道德教育的践行者,班主任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工作方法,才能使小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教育;小学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思考问题简单,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小学生实行德育教育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可以分为基本的道德与行为规范、作为公民的道德与法治观念、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四部分。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需要清楚的了解目前德育教育的现状,从德育教育的现状出发,理解德育教育工作的本质和具体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探讨如何优化班级管理,从而实施德育教育 [1]。
一、目前小学教学德育现状
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还没有真正的普及到小学教师的主体意识中,在班主任对小学生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班主任和教师仍然是以自己为中心,带领学生学习,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转换。班主任和教师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引导、帮助小学生学习,而不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进度学习。其次在小学生犯错的时候,班主任对待小学生大部分还是通过口头命令进行教育。再者,学校对小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落实不够到位,德育教育在小学生中很难开展。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普及比较快,德育教育效果同样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在小学孤立霸凌的现象比比可见,即便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也是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小学生未能真正的接触到德育教育,不明白法律的意义,与同学间发生矛盾时第一时间会用武力解决矛盾或者私了而不是拿起法律保护自己 [2]。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对学生从小进行德育教育,既有利于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也有助于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将对社会上人才的要求从专业能力强逐渐转化为综合素质高,单单具备理论知识的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而小学正是培养综合素质的阶段。小学生对外界的事物抱有很大兴趣,学习和模仿的能力也较强于其他年龄段,正是培养道德修养的有利年龄段,班主任在小学阶段合理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3]。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来说较多,不仅要完成平常自己的学科教学,而且还要管理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日常纪律等等。合理的开展德育教育,有助于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减少自身工作压力,加强对小学生管理能力的锻炼。
三、德育教育工作如何顺利开展
(一)分析目前德育教育形势
美国行为科学理论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要就占据了主导。虽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短视频的盛行、电影电视剧中的色情暴力等对小学生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从而导致了德育教育工作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只注重了对班主任和学生的要求,却忽略了家长。家长在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中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的时候,要和家长取得紧密联系,将德育教育放在班级、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开展。
(二)三者结合
由目前的德育教育形势可看出,只进行班级德育教育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不够全面的,存在纰漏的。而将德育教育放在班级、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则可以弥补这一缺点,从而使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全方面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要与家长时刻保持联系,使家长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到小学生在校的情况,比如学习成绩、交友范围、性格特点等。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道德品质,所作所为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的道德培养。班主任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既有助于家长和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也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教育工作在社会方面就是要求班主任从现实生活中举例,使小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全面发展 [4]。
(三)融汇贯通
即便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不能只靠语文和思想道德两门课程。班主任要学会与各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在课堂上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将思想道德教育融会贯通,在每一门学科之中。例如,英语教师在进行课本知识传授的时候,将爱国主义和学习英语一起讨论,德育教育从两门课传授变成了多学科学习,长此以往,小学生在耳渲目染的情况下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也感受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氛围,从而自觉培养良好品德。
(四)抵制口头说教
人们很早就开始反对填鸭式教育,德育教育的工作也同样如此。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协调。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仅仅出现在班主任的口头教育上,无论是班主任或者教师,都要将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作为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班主任在班会上详细讲解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不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正确方法,小学生根本不会听到心里,更谈不上学习。班主任要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出发,让小学生感受到事情的对与错,从事情背后折射出德育教育。例如,小学生互相攀比的行为,班主任首先可以开班会,让小学生们自主讨论攀比行为的利与弊,每位同学都可以在班会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在讨论会结束以后,班主任可以把从网上搜集来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如何学习的图片放出来,使小学生能够明白不管多么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总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学会珍惜当下美好幸福的生活。强烈鲜明的对比会使小学生的内心有很大感触,讨论会和实际生活的对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小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攀比行为的错误之处,在无形中学习德育教育 [5]。
结束语: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班主任是否能够及时应对时代的各种变化而适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即便目前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方式不够完善、德育教育未能完全普及,但是班主任要学会分析目前德育教育现状,找出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想方设法的弥补不足,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效果,使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为我国培养品质高尚,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邢东.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J].中外交流.2019,(47).120.
[2]刘瑶君.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管理艺术初探 --以低年级德育教育管理为例[J].中外交流.2019,(19).104.
[3]莫育红.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J].中外交流.2019,(36).112-113.
[4]任秀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为人师者,莫失乎爱"[J].教育界.2019,(41).18-19.
[5]张乔花.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文渊(高中版).201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