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宏章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八中学
摘要:小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提升足球技能十分重要,足球的训练不但可以提升其身体素质,还能让小学生在团队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作用。不但如此足球同样也受到了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学生对足球的感知必须从小培养,所以要怎样提高小学足球训练效率便成了小学体育老师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足球训练;效率提升策略
前言:开设足球运动到校园对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营造了很好的氛围。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严格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真实状况,利用各种教学形式,促成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给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用有效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足球运动,从而激发足球运动的兴趣。
一、足球课堂的重要性
1.发掘学生天赋
足球是一项体育活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很高。当下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在足球训练中,学生可以提升身体素质,还可以认清自己身体的潜力。比如学生在日常足球训练中发挥了自己的运动天赋,老师可以对其进行专门辅导,培养他为国家争光。通过平常的足球训练,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这项运动中的闪光点,以此为目标开展训练,所以我们急需提升小学体育课上足球训练效率。
2.提升素质
世界卫生最报告显示,参与足球运动有助于降低各种慢性病,并且足球运动的锻炼效果十分明显。因为小学生有年龄小且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利用足球训练不但释放了他们的精力,提高了神经反应速度,也增强了他们的免疫力。此外,老师在课堂中,使用不同训练方法对学生的肢体动作能力进行有效训练,能够让他们养成好的体育习惯。
3.增强品质
足球训练属于一项运动量大、对抗性强,且比赛结果往往对人打击很大的运动。老师在小学足球课堂上训练时,需要学生从基础的跑步、抢断等环节养好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同时通过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挑战精神培养,有助于发展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存有的问题
1.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体位,他们过多的讲解体育技术动作,而忽视了学生的意见与看法。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只求学生快速掌握篮球技巧,所以会不厌其烦地展示相应的技术动作,然后让学生观看与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这影响了学生对相应技术动作的掌握。
2.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丰富多彩,就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例如,有些教师先让学生围绕操场跑几圈以达到热身的目的,然后通过示范教学法对相应的技术动作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自由活动。虽然这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但是却会导致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使得一些学生的参与热情较低,影响了他们体育运动素养的提升。
三、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1.使用游戏化教学,激发足球兴趣
根据年龄与身体机能的生长发育的敏感期:1-5岁为幼儿期;6-12岁为儿童期;13-18岁为少年期,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及心理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的身体素质有着差异性,而12岁前的青少年主要练习的身体素质主要是柔韧、协调、灵敏;而力量、速度、耐力的身体素质则在13-18岁这一阶段才会有显著的差异,才适合练习这些素质,这就是不同年龄阶段所带来身体机能及素质带来的差异性。根据12岁前的青少年注意力、自控力等都较差,所以建议把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等应与游戏结合,这既能激发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像阿根廷、墨西哥、巴西西班牙等的足球强国始终把“足球游戏”贯穿在训练当中。所以这也客观地说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应有不同的训练内容、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评价,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气氛,让他们体会到乐趣[2]。比如:将趣味性足球游戏竞赛活动加入足球训练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借此激起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的热情,促成训练效果的提升。最后可以多举行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互相学习,增多经验,帮助学生搭建友谊的小船。
2.控制训练强度,进行必要宣传引导
训练的强度定量是训练计划中科学性的核心,是运动训练中比较困难的一部分。过度的训练强度:由于该年龄段的少年身体机能发育尚未成熟,长期的高强度的训练不利于发育。过度的训练强度会产生运动性疲劳,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在生理的层面上会产生机体肌肉延缓性酸痛,甚至产生运动损伤;在心理上,训练者会抵触训练、抗拒训练,产生抵触训练的情绪,甚至对足球的兴趣日益降低。适当的训练强度:由此可见,适当的训练强度对任何运动来说都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体育训练健康宣传视频,让他们知道怎样在运动中保护自己,意识到体育运动与身体发育的重要性。另外老师要观察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于新项目的适应能力,按照不同学生的适应状况使用不同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位同学都有适当的运动量,掌握足球技巧。老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让他们在学生中是开心和欢乐的。
3.分组合作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合作意识
不同的人会有着不同的性格,可以把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类。性格内向的人可能不太擅长与外界交流,不会表达内心的想法,性格外向的则会擅长与人交流,迅速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学习效率也较高。所以在足球训练中,尤其是在12岁以下的少年,在训练中一定要区分这两种性格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应多鼓励、少批评,增加其自身的自信心。性格外向的学生应注重团体之间的训练、交流,提高队员之间的默契度,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挖掘他们的互助意识,让学生在训练中将存有的问题加以方式,引导他们找到原因,纠正错误训练方式,从而达到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4.引入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一节短暂而有效率和效果的训练课,必须清楚了解在训练教学的过程中训练设计的重要性,必须清楚知道此节训练课“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得怎样”和“学得怎样”。足球教学中战术教学十分重要,老师在训练中可以传授学生一些足球战术,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拓他们的思维,促成学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3]。另外,小学体育老师在足球训练中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可使用将组织战术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方式,让他们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引导,从而加深学生对足球战术的了解。最终锻炼学生思维的同时,提升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足球训练效率,对激发学生体育竞技精神有重要影响。在足球训练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确保教学效果。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训练课程,才能促进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提升,推动小学足球教学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伟. 小学体育课堂足球训练效率提升策略探讨[J]. 体育风尚, 2020(2):77-77.
[2]余永灶. 解读如何实现小学体育足球课的有效教学[J]. 读与写(教师), 2020, 000(002):P.1-1.
[3]牛浩. 论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 No.442(09):104-106.
作者简介:鞠宏章,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八中学,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