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遵义市播州区马蹄镇马蹄小学563111
摘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不只拥有基础知识,还能具备关键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给学生带来的精神束缚,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活语文课堂,丰富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策略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课堂中缺少表现和表达的机会,对于知识一般都是处于较为被动的学习状态。为了弥补传统教育当中的不足之处,我国教育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教育主旋律,基于综合素养导向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一、小学语文综合素养的构成
新课改以来,学校和老师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越来越重视,不仅仅是语文,综合素养已经成为各个学科主要的教育目的之一,要重视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综合素养不是一种静态的学习技巧和技能,它是一种动态的并且能够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能力,在语文学科中主要体现在思维、语言、审美、人文四个方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工作,对学生今后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不管是课本中的文章内容还是文章的内部逻辑,都能够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起到积极作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除此以外,小学语文老师还能够根据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教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增强学生自身良好的语文表达和沟通能力,形成积极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综合素养指学生在小学时期受到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具备基本的、稳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加以应用。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离不开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讲授的语文知识很多,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成绩不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在于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的缺失。小学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为擅长和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得较少,这不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小学语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策略
(一)将阅读教学重视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基于语文综合素养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应该让学生们真正的理解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在阅读时可以更好地抓住文章的内容和中心点,能够快速的浏览和理解文章的整个大概含义,这都需要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在不断地积累中养成良好阅读的方法。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学生在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节知识内容的时候,有很多小学生对读书的意义认识得还不够清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因为自己喜欢还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读书。所以为了给学生更好的情感体验,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遭受着各个国家的欺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让他们珍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而在这种情况下渗透综合素养效果也会非常的好。
(二)抓住语文学科教学特质,以语文教学为根本
语文教学不论经过多久的演变和更新,其最本质的教学依旧是“字、词、句、语、修、逻、文、思”,脱离语文教学本质的综合素养培养往往会让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学和学习时迷失方向。抓住语文教学本质实质就是在课堂游戏或教学引导时,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中心,有时候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探究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或是开展游戏课堂或是增加实践,但是往往容易变成做游戏而没有语文内涵。因此,不论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语文综合素养培养,都需要先褪去其外壳抓住最本质的语文内容,再将这些内容加以包装修饰,利用一些教学工具呈现给学生。
(三)将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重视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目的还应该让学生获得语言的体验,要加强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实践活动中练习和学习。当然也需要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非常强,他们会在好奇心和好玩心理的驱动下,对老师的言行进行模仿,所以说,老师也是需要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的。最后,老师想要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还要将生活中的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文字知识的理解,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日月水火》这篇低年级的语文课文时,尽管这篇课文所包含的词汇量并不多,但是却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为了方便学生适应小学语文的学习生活,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逐步学习文章中的生字,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带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加强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能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理解简单字词的基础上,提高对于简单字词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应用学习的陌生词汇与他人进行交流。
(四)师生和同学之间互动,综合提高能力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与之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在老师和学生们之间,学生们会学习到很多东西。在平常的师生互动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期间,学生们会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与之进行融合,加上班集体的相互促进,都会对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老师来说,他是学生们学习道路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老师对于学生们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本性的。而其他同学也会在日常的交往中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推动作用,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如何才能够产生最好的化学反应,是他们需要考虑学习的问题。对此,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和老师、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生们要有虚心向他人请教和学习的态度,要有学无止境、人无完人的决心,只有向他人不断请教来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他们才能更好的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综合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龙猛.基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积累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35):9-10.
[2]罗仁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04-105.
[3]土钟泽.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天津教育,2019(31):124-125.
[4]郑美羡.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43):227-228.
[5]吴志煌.小学语文基于学生综合水平提升的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9(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