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电工课堂教学中的物理教学知识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龙迎利 王海龙
[导读]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社会和企业对电工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龙迎利  王海龙
        威海技师学院 264300
        摘要: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社会和企业对电工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物理知识作为电工的理论基础,技工学校应加强物理知识在电工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切实增强电工专业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技工学校;电工课堂教学;物理教学知识;渗透  

一、物理知识在电工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对一切物质及客观规律的开展研究的学科,是其他学科的研究基础。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从电灯安装、电力生产到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物理知识。而电工的工作当中更是广泛应用到各种物理知识。
        首先,电路的基本原理、规律及操作规范。由于电工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工作中的物理知识运用要求严格而规范,特别是应用广泛的电路基本原理及相关操作。例如,什么是直流电和交流电?不同的生产生活场景怎样设计电路更为合理?这些工作在物理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得以规范开展,极大的保障了社会用电需求。除此之外,电工工作中还涉及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二阶动态电路等电路知识。其次,电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及故障排除修理。电气仪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修理是电工的日常工作之一,是技校电工专业学生重点学习和实践的课程知识。其中不仅涉及物理科目中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分类及设计应用等操作知识,还包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技术参数等物理知识。要求技校电工专业学生要熟悉各类电器的结构、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合理电器的选用、常见故障的迅速排查。最后,典型电路的设计及操作实践。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电工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和铺设电路,对电路故障进行排查、分析,要求电工具备电路设计的能力,熟悉典型电路的技术参数、设计方法和连接铺设方法。电路基础知识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结晶,是电工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电工工作是保障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其技术水准同样是对社会现代化和科技化水平的有效反映。因此,各大技校及专业院校应运用抽象的物理知识对电工技术进行规范和完善,培养综合能力过硬的电工人才。
二、技校电工课堂教学中物理知识的应用
        技校的教学重点在于对技能的培训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的教授相应的投入较少。对于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讲,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与电工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涉及较少。因此,需要技校电工专业教师对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和巩固,为实践课程的开展和技能培养奠定理论基础。电工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技能课程,具有较高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要求,需要通过大量的物理实验才能让学生对电工工作实践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抽象的物理知识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讲解,使电工专业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对实践工作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技校电工课堂教学中还应关注电磁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

电磁学是电工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教师在讲授基本原理知识、基础技能时应予以重点关注,为学生日后学习变压器、继电器等知识打好基础。电工教学与物理教学是相互关联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实现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均衡发展。
        技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社会中坚力量,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也需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应鼓励和倡导基础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程设计中以“知识和技能并重”为指导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技术人才。与此同时,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实践性,以“实践出真知”为核心理念,因此以物理知识为指导的电工教学对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技校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教学标准,广泛开展物理实验课程,教师逐步带领学生展开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和亲手实践中了解知识、增强能力。教师还应设置一些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掌握。
三、电工课堂教学中物理知识的渗透
        技校电工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开展实验,还要夯实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切实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此可见,技校电工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做到“学以致用”。但电工课堂教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大多枯燥抽象,技校学生的物理理论知识又相对薄弱,导致很多学生难以透彻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电工专业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和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引领和指引作用,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思考、分析、实践验证来一步步解决问题。兴趣激发培养之后,教师应转向专业电工的培养教学,将工作所需的物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验、实践教学之中。关于物理知识的渗透,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切勿将知识进行大量“灌输”,避免学生出现抗拒情绪。要对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由简及难的、逐步的进行教学。先进行相关物理知识的讲解,然后设计相关的电工实践实验,在实验开展中将物理知识进行实践总结。随着课程的开展,学生不仅物理知识储备增加,电工实践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体进行自发、自主的学习,协助学生构建和完善自身知识和理论体系。因此,教师在对物理知识进行渗透式教学的同时,还应有计划的进行学习方法、工作方式的知识讲解,指导学生独立协调和解决困难、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能力、技能和知识储备。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及理论知识的快速迭新,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俱强将成为新一代技术骨干的标准。所以,技工学校作为技术性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应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新,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循序渐进的将物理知识渗透到电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电工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森.住技校电工课堂教学IfI进行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6.
【2】黄丽卿.浅谈电工类课堂教学巾探究性教学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