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东城世纪小学 125001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口头交流技巧已成为个人适应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能力。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的发展比城市要慢。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新课程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困难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提高农村汉语口语交际教学水平,促进农村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字: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与合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各个领域人才口语交流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口头交流能力,应对学生进行听力,表达和应对能力方面的培训,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多数教师应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教育需要调整教学策略,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1.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环境中,考试仍然是农村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主要途径。因此,成绩始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为了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仍然遵循“灌输”教学法,注重课堂知识的讲解,忽视能力的培养。所以,尽管“口语交际”在教科书中有明确的模块,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未关注这部分内容,有时还会缩短口语交际教学的时间。此外,虽然新课程标准对口头交流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有明确的要求,但它缺乏详细的规定,总体上相对较宽泛,导致某些教师在教学中设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例如,第一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并形成正确的口语交际态度,但没有言行举止的具体说明。
(2)教学内容受教材限制,缺乏创新
在农村地区,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口语教学基本上以教材为基础。大多数教师将课本中设置的内容视为唯一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案例,可以说,教师设计的口语交际活动主题基本上也是来源于教科书。尽管教科书中编写的内容是科学的,符合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学生更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且,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材更新的速度远远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们自己也可以接触到许多社会热点,并了解更多真实的社会生活。如果教学内容不创新,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教学评价内容和策略单一,不利于全面发展
当前的教学评价存在很多问题,如评价内容单一和评价策略单一,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口语交际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内容的准确性以及声音是否响亮上,他们忽略了思维的指导,评价的内容相对笼统,缺乏针对性。这种侧重于表达内容和表达技能的评价对表达能力有积极影响,但不利于提高听觉能力和应对能力。教师应在评价时明确指出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省,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2.小??学汉语口语交际特征分析
(1)实用性强
回顾传统的听力和口语培训,大多数教师会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和教科书中提供的内容进行联想,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他们的见解和想法。这也反映出口语交际活动的主题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面对面交流是口语交际课堂常见的教学模式。这也进一步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内容就是实际生活中可以使用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双向互动
培训主要是一个人说,其他人听,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没有针对学生特点的主题思维培训。口语交际课堂则更注重双方之间的互动,以实现信息的交流,达到交流的目的。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还可以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学习如何表达对某个主题的意见。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改进策略
(1)彻底理解教科书的内容,超越教科书的概念
针对口语交际的不同主题,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在保证优质教材的前提下,努力创造新颖的“交际主题”。通过日常教学,我们可以发现,高年级课堂气氛通常不活跃,口语交际很容易成为简单的口语课和问答课。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努力调动学生对交流的兴趣,并将无聊的问题和答案转化为现实的社交活动。这不仅会减轻教师课件制作的负担,而且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与低年级相比,中,高年级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课程的内容有所改进。但是,在某些环节,并不能完全摆脱“应答”模式,很容易形成单句交流的状态。教师必须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多边互动,引导学生进入“我告诉你,我听你”的状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六年级“学习解释”的口语交际活动,该主题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在遇到他人的误解时要保持镇定,真诚和镇定的态度。向另一方清楚地说明整个事情。学生可以任选一个情境展开练习,教师要指导学生清楚地思考以下问题:
(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2)阐述故事的完整内容,并说明对方误解的原因;
(3)注意解释的正确策略。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组织他们的语言。他们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指定一名同学代表发言,教师要尽量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发言的机会。此外,除了要求学生用大声的声音和适当的速度使他们说话流畅连贯之外,还应要求学生用能使对方理解的语气讲话。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老师组织同学们一起进行评价,要求学生们能根据评价的反馈及时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发音。
(3)创设适当的交际语境
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适当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熟悉的感觉。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视野,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情感,促进理解和感知。
(4)重视教学评价,增强教学效果
口语交际课的评估首先要认真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从学生学习兴趣、表达欲望,到师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以及交往礼节来确定教师的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然后从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方式上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学生能够在评价中了解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实现相互的精神沟通。同时,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适当地结合写作练习,写下所说的内容和用言语交换的信息,利用口语帮助写作,这样,写作才能有助于口语交流,互相促进。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经常反思,才能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能逐渐满足语文学科新课改的要求。
4. 结论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是培养核心素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是能力和品格训练的黄金时期。农村地区的教师应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入手,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建立有效的口语交际课堂,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新媚.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效策略探索[J].小学生(下旬刊),2018(1):16-16.
[2]高晓.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2019(5).
[3]陈靓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方法分析[J].课外语文,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