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陆峰
[导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峰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陆平小学530049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不仅对语言学习非常重要,而且是其他学科乃至学生未来成长不可或缺的技能。然而,现阶段,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小学教学虽然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号召,改革了教学体系,但在我国许多地方的阅读教学中,仍然没有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时代特色,没有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没有激发合理的兴趣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本文致力于汉语趣味阅读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发展教育以及国家重视语言学科的同时,教育部门也要重视语言教学。阅读需要更多的语言。因此,在小学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阅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反,有趣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帮助他们真正意识到这篇课文的含义和意义。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可以改善学生的上课习惯,也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趣味教学的内涵
        目前,我们学习有趣的课,有趣的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阅读课充满乐趣,可以充分引导孩子们学习语言阅读思维,从而理解文本的内涵,向知识转化又迈进了一步。小学语文阅读趣味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性和独立性,该阅读习惯与学生的阅读热情和主动性有关,趣味教学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应遵循适宜性原则,保证自身所使用趣味教学法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教材做到深度钻研,根据文本结构、体裁以及教学目标设计趣味游戏及趣味学习活动;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确保趣味教学法应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紧抓学生学习注意力;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流程,自然衔接教学环节,做到动静相宜。
        (二)主体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原则,在考量小学生心理特点、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趣味教学活动,保证趣味教学法与学生现实生活契合。小学生普遍具有贪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针对此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启发式教学法设计趣味教学活动,如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合作讨论学习活动等,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及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信心。
        (三)审美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遵循审美性原则,确保趣味教学法功效可以得到激发,能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自主发
        现语文书本之美、生活之美,并教授给学生审美方法。例如,在写景文本阅读教学中,小语文教师运用适当的音乐、视频、语言就可以为学生营造出美的意境,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加深学生文本认知。
        (四)有效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应保证趣味教学法选择、应用有效,可以让学生切实获得语文学习能力成长。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在使用趣味教学法时,对学生行为动态做到密切关注,并有效调控课堂纪律;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趣味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为学生明确展示活动规则、活动实施要求,保证活动进展顺利;再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考核评比范围中纳入学生纪律表现情况,并为学生构建监督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做到互相监督,实现自我调控;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搜索一些课堂纪律绕口令,培养学生良好言行举止习惯。
三、探究怎样实现趣味性教学
        (一)关注课程导入的灵活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课程的导入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有趣的导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更快地投身于语文教学。教师还可以熟练利用课堂教学资源,采用更合适的多媒体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输入环节,提高课程阅读兴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授寓言科目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卡通或视频,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快地报名阅读,而授课教师也应该有科学的教科书导入链接设计,让导入更加聪明生动,更有利于活动。如果课程涉及音乐或科学等方面,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相关的课件来进行他们的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教科书的内容,还可以产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引起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课程导入,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感受,全面激发学生的部分感受,使学生更好地投身于课文学习,并且导入有趣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导入有趣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绕开学生的精力,表现出思想上的偏差,可以改善师生关系,加强其沟通交流,更有利于教师开展针对性的阅读计划,切实将学生的阅读效率提高。
        (二)使用课堂上问答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是问答式教学,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想实践能力,加速理解,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不同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也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出引导问题,转移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在阅读时找到乐趣,提高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具有广泛性的问题,这样他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课外研究,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充分掌握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教师扩充问题的复杂性,引导教师深入探究教科书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设置问题时,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提问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设置,使之更容易接受,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师重视与学生互动
        最常见的情况是,教师在没有课堂互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的,不适应现代教学形式。一个合格的新时代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全面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思考。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明确的思维指南,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研究。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本文的内涵,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读写能力。
结束语
        有趣的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非常有助于教师在小学顺利进行语言教学。有趣的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集中程度,调动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兴趣,使阅读更加枯燥乏味。教师应该很好地运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鑫.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04):96-97.
[2]文五省.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177
[3]郑德萍.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7,6
[4]赵兴荣.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运用[J].课外语(下),2016,.
[5]曾盈.试论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趣味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