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志威 熊豚
江西省医药学校 330000
一、基本概况
1、学校概况
江西省医药学校创办于1984年,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在校班级98个,有专任教师127人,占地面积324亩。
2、“双立”概况
“双立”德育实践班成立于2011年4月,“双立”即“立德做人,立志学技”,宗旨是“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发挥学生内在潜能”。通过培养学生毅志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服务意识三方面锻炼学生。通过“双立班”的同学引领和带动周围其他同学,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开拓、重德重能、展现自我”的健康氛围。
在“双立”班的推动下,在“双立”学子的带动下,“双立”效应扩散,学子们逐渐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到班级建设中,促进了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同时,“双立”班的学子们率先垂范地参与了日常班级的管理,以实际行动带动其他同学,起到了良好的榜样效应。
二、保障条件
(一)组织保障
学校设立德育教研室并由德育教研室负责,在学生中选拔有较高威信的优秀学生担任“双立”班管理干部。定期对管理干部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培训,并及时了解、跟踪“双立”各项工作在具体落实中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保证“双立”模式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和切实可行性。
(二)制度保障
学校制订了《“双立”模式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江西省医药学校大型群体活动审批表》、《江西省医药学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实施计划与方案》,德育教研室制订了《“双立”班班级管理规定》、《晨跑工作计划及实施细则》、《晨跑淘汰制度及晨跑检查表》、《“双立”队长竞聘条件》等相关制度和措施,有了制度人的行为就有章可循。同时定期组织学习《高校保卫干部工作参考》、《校园伤害事故处理与预防》、《治安管理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学校制度汇编等。
三、具体举措
在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双立”德育实践班在全校发挥了引领、规范、推动和保障的作用,提供了“软件”的支撑,为校园的平安与和谐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教育不能轻视德治,德治则重在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因此在思想上,首先要做到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1、意识和观念的层面,这是最低最基本的层面。全体“双立”学子都应当具备相应的法治意识、观念,才能够形成相应的观念基础;
2、思维和理念的层面。表现在平安、法治意识和观念上升到思维、理念的层面,对制度和具体实践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
3、价值与态度层面。表现在学生的内心价值观和态度上对于“平安校园”的内在认同和尊崇,直至法治内化为学子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这是校园平安法制文化的最高层面。
思维方式决定思想高度,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模式。要帮助“双立”学子养成制度性思维、规则性思维、程序性思维及平衡性思维,决不能只是空想,而应付诸于实践,因此,“双立”德育实践班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依照公开性、透明性、稳定性、程序性原则,让“双立”学子们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针对性地开展以下活动:
1.晨跑及素质拓展:为培养学生意志力、纪律观念,要求“双立”学生无论天气多恶劣,春夏秋冬每天清晨6:20坚持晨跑、晨练。让同学们在晨跑中感受意志力的重要性,培养时间观念和纪律性、强化制度和规则理念;在素质拓展中领会顽强拼搏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有趣的训练方式,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
2.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活动:每学期“双立”班学生必须参加读书活动,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及注意力进行正向转移,防止学生思想偏离正常轨道。
3.组织观看法律、安全等方面讲座、影片,如《少年的你》、《决不妥协》、《费城故事》等,并进行思想交流。只有使全体学生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又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真正培育起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自觉抵制违法行为,自觉维护法治权威,才能真正建立起平安和谐校园。
4.模仿榜样:邀请典型的在校生结合自身经历做报告,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行为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让每位学生了解更多安全常识,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5.开展主题班会:围绕“安全伴我行”、“校园安全在我心”、“关爱生命”等主题开展班会。通过演讲和交流,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到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
6.参加公益实践活动:我校每学年组织“双立”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深入到养老院、福利院等献爱心,赴社区传播医药知识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双立”学子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形成自觉运用法治观念、原则和逻辑来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7.文艺、娱乐活动:通过自编自演的文娱形式如小品《追逐》、话剧《今天上课不一样》、歌舞《七子之歌》等,丰富综治内容于娱乐活动之中,提高校园综合治理工作的吸引力、趣味性和感染力。
8、队长例会:做好活动安排及分工,如布置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在各类活动中积极做好安全预案等,一旦出现问题,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处理,这样才能尽量把损失降至最低。
9、军训教官队伍:培养学生军训教官队伍,发挥双立学子纪律性强、积极性高、影响力大的优势,以高年级在校“双立”学子为核心的教官团队,从新生开始培养安全意识,做到“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是我校军训工作开创的有效新模式。
10、在“双立”队伍中成立综治安全部,定期定时巡逻校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11、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周”、“综治宣传月”、“禁毒防艾”等活动。
通过上述活动,把安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内容涵盖方方面面,如:日常行为安全、体育课实训课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集体活动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用电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在学校形成人人参与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
四、取得成效
1.促进了校风好转。从目前的成效来看,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转。“双立”学生在校园内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的出勤率和到课率有所提高;晚自习的纪律明显好转;后进生的二次违纪率降低至5%以下,对于加强班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具有积极的催化作用,对校园的平安和谐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2.提高了学生素质。“双立”班的影响力逐渐扩散,“双立”学子们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开始崭露头角。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挑战自我,“双立”学生在意志力、学习能力、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3.形成了常态效应。随着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在全校刮起了一股“双立”风。学生在“双立”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双立”班的影响已经逐渐在我校扩散,“双立”的学子们在各自的班上发挥着带头模范作用,处处以身作则,对我校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双立”的实践是为了强化校园安全工作基础建设、巩固校园治安秩序整治、安全专项治理的成果,推动平安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和谐校园建设。要坚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保障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和利益,维护学校安全和社会稳定,以逐步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为广大师生员工和学校事业发展营造安全、安心、安宁、安定的校园环境,不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