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鹏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金阳街道办事处张黄小学 251800
摘要:“科学素养”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的“2061计划”中,科学素养已然成为了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如今科学素养被逐渐延伸为教学的三维目标。小学科学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启蒙教育的关键课程,保证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进行也成为了落实科学素养的有效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有效教学
小学科学学科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小学科学学科一直以来处于学科类别劣势,受到主科课程的限制,一直以来没有真正地得到落实。但是随着社会对“科学素养”、“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倡导,教师对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加深。本文就如何开展小学科学的有效课堂教学展开讨论。
一、加大重视程度,鼓励自主探究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实施,学校普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了一定的重视程度,但是小学科学还是属于一个边缘化的学科,使得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往往有着一定的限制。一方面,小学科学的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学校倾向于让数学教师兼职科学课程,科学和数学有着很大的差别,教师所攻方向不同,对待学科的教学方法也不太了解,导致小学科学课堂无法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学校虽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对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小学科学以学生实验探究为主,但笔者了解到很多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工具,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次数屈指可数。小学科学课堂的顺利进行必然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动手探究的有序展开。学校应该加大对小学科学的重视程度,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维护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权利。同时,有条件的教师也应该积极带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这一节时,笔者就带领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教科书中大多实验探究项目都有详细的步骤引导,这一节中的实验用具也十分简单日常,都是生活中能够找得到的物品,给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于是笔者在前一天就要求学生带来了相关的物品“食盐、红糖等”,第二天上课时为学生准备了小烧杯,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探究。学生由于自己亲自动手观察实验现象,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对本节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有了了解。学生了解到水的溶解能力并不是无限的,一定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同时不同的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最大量也不一样。这样的探究方式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实验探究的进行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用具、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学生在此期间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总体来说,科学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学科,也正基于这个特点,需要学校和教师重视提升教学能力、提供多样的实验用具,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授课,突破重难点
小学科学教科书和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大多知识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是难免出现一些学生无法动手进行的探究以及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知识内容,此时对相关重难点的突破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是近些年来在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新兴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其以独特的多媒体制作、资源共享、视频播放等功能带给课堂极大的便利。小学科学的课堂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解决重难点的教学对学生的理解方面也是很有帮助。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一节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难点。这一整个单元主要围绕“人体”展开,前面几节主要内容都是人体的一些可见的器官和行为,学生对这些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得到,但是从这一节开始主要内容变为人体内部,而这些学生无法用眼睛观察更无法进行实验探究,于是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笔者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在课前就为学生准备了相关的动画,一种食物从进入人体开始的路线图“食物—口腔—食道—胃喷门—胃—胃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末端肛管—肛门。”,这是食物在人体内最全的路线图,利用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由于学生对人体内的构造不了解,利用动画播放就可以清晰地再现场景。同时,笔者考虑到一些人体内部器官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动画的选取方面笔者选取的是线条版的仿真动画,就如同是动漫一样的场景。学生普遍对这类视频画面的接受程度更高也更加感兴趣。包括后面的不合理饮食对人体造成的损害,这些都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意识到人体的奇妙以及保护身体的重要性。小学科学的教学范围不局限于一些宏观看得到的探究实验,还包括像这类无法真实探究的实验,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教学难点,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小学科学是贯彻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很多有趣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到实验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多样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宇宁.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有效性的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24).
[2]马丽媛, 田学华.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 飞:素质教育版, 2014(1):111-112.
[3]阿依东·赛提汗.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教育, 2016, 000(007):P.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