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玮芳
南宁市新际路小学530000
摘要:小学生学习兴趣是逐步培育的。怎样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踊跃性和主创性,激发学习动力,完善课堂教学,升华教学成果,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对如何诱发激励小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一些做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动力
引言:学生热爱学习的首要因素是学习动力。在教学当中,如果能精准掌握、诱发激励学生学习动力,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对学生学习能力达到质的飞跃很有帮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特别爱好学习并沉浸其中呢?
1、学习动力的钥匙:老师的爱
爱心是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条件。爱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是激发学生动力的钥匙。有了爱,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才会非常热烈;有了爱,学生对待学习才有积极动力。老师的爱,是学生热爱学习,激发学习动力的沃土和养料。教师爱学生的情感对小学生学习语文起着心灵浸润的作用。一个温柔的微笑,一个会心的点头,一个鼓励的拥抱......都会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老师的爱,进而亲近语文老师,信任语文老师,学习语文的动力也会随之增加。相反,态度严正,不可接近的老师只会让小学生望而生畏,远而避之。有了爱心,才会有教育。只有让学生体会、感受到爱,才能加进师生间的默契,造就师生间的和洽情感,一举两得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2、学习动力的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语文的第一任老师,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小学生经久不衰的语文学习动力,取决于善于激励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文老师。依托“激发兴趣”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着力点,达到“培养学习语文兴趣”这一优化教学目的和要求,需要语文教师教学时,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运用多种举措,通过多样途径,构建活力无穷,魅力无限的语文空间,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只有将学生的自发主动性调度到最大范围,才能让学生产生深厚积极的学习动力,才能将想要探求知识的盼望由“要我学”转换成“我要学”。
3、学习动力的环境:良好教学氛围
良好课堂氛围、优越教学环境的营造是落实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动力在教学中实现的首要任务。传统枯燥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课堂起始没有将学生注意力从趣味课间活动中转换过来,小学生便不能很好的准备上课,排斥学习枯燥的知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优越学习环境,将小学生专注力转化出来的同时,使课堂教学变得舒适欢乐,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调拨学生自发探寻知识的踊跃性,将学生引进语文课的大门,在语文学的知识海洋里,不断地自发探求语文学习的奥义,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犹设想和思维潜能。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营造适宜优越的教学环境氛围,例如《草船借箭》一文,以往授课,教师仅课文字面意思对学生讲解当时借箭情景,学生理解就有一定难度,不能明白“巧”在哪里。
教师教学利用多媒体,将声、像、图、文、声融于一体,具体草船借箭这一抽象概念,形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趣味借箭的“巧”,富有浸润力,对小学生学习语文动力的激发很有效果。
4、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实践
语文来源于实践,实践又体现语文。语文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常言道,实践生活中的事物最容易被接收理解。好奇心浓厚的小学生看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生活的联系越多,语文里的知识就越有实际意义,他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就会越浓,就越能从中体会学习语文的欢乐,找到学习动力。因此善于挖掘文本就成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落实语文的实践性的重要要求。构建与课本相符的实践情境,直接客观的传授课本知识,将学生心理活动直接引向特定的教学形态和教学路径,让小学生产生直接的学习动力,在实践中学文化,添才智,增情趣于语文学习中,引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直接喜爱之情。例:教师在授课抒写大自然的课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班学期)时,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带领他们跨出校园,亲临大自然,针对不同的风景采取不同的亲近大自然的实际方法,将学生们亲近大自然的各项成果进行演示显现,寓乐于教,让学生在大自然这个“天然画卷”中自发地摄取营养知识的同时,感悟大自然魅力,感受学习的乐趣,扩大学习语文的动力的面积。
5、学习动力的愉快体验:成功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众多方法途径中,成功的喜悦被学生体验到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小学生直接客观的快感来源于成功的激发。当小学生自己预先制定的方向被自己达到,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聪慧与才智时,就能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学习语文的信心,激发语文的学习动力。成功的欢乐是学习语文动力的内在力量,能增加语文成就感的满足,更能激励小学生进一步努力的追寻探求成功。语文教师应该长于觉察小学生的乐观要素,对其给予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偃意享用成功的称心和快乐,进而激发小学生积极乐观向上、力争上游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擅长发掘小学生们的闪光点,珍惜和重视小学生的个性成功,将日常点滴赞扬、信任、鼓励、肯定予于教学中,坚持守护小学生学习主动乐观性,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创设体检感悟成功的机遇,默化潜移的激发转化小学生学习语文动力。人生在于搏击,只有让小学生们满怀斗志、努力求索地去学习语文,才能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
结束语
小学生信任并喜欢学习语文来源于老师的爱,再加上语文教师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渠道,创设轻松舒适、和洽惬意的教学环境氛围及师生关系,激励和诱发小学生学习兴致,集课本内容与实践于一体,整合理论与生活,寓乐于教,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学习乐趣,在学习中找到自信,体验成功,享受成功,将小学生学习语文动力升华到更高境界,将语文教学质量上升到更高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利国.以兴趣激发动力--浅析小学语文兴趣教学[J].学刊,2018,(24).134-135.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4.085.
[2]姜媛媛.以兴趣为契机--浅析提升小学语文学习动力的措施[J].语文课内外.2019,(25).319.
[3]陶正娟.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J].情感读本,2017,(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