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 庹华锋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的教育

        庹华锋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  4096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的教育。兴趣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方法,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达到更有效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文化课中需要引进这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要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但是,在引用兴趣法进行教学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以及兴趣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等。
关键词:兴趣教学;体育教学;培养
        初中时期是学生热爱运动,对所有事物都感兴趣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初中要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运动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而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细胞,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一、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1.初中时期不仅仅是学生树立道德意识,养成学习习惯的主要阶段,更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爱好的重要阶段。从初中开始,学生就开始面临升学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他们的道德意识和三观也在不断的完善,他们对一些问题和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在他们思想发展的同时,身体上的发展也不能够落下,体育课是他们培养体育运动爱好的主要场所,所以体育老师要重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首先要清楚的明确体育教育对于初中生的重要。其次,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和观念。在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法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因此,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先明确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并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他们的整体发展打下基础。
        2.兴趣法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人的产物。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的新的要求,而体育也加入的考试的队伍中。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青春时期的开始阶段,在这个时期,
        这是学生培养兴趣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让学生释放对运动的热情。这在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够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以及个人魅力,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部这么重视初中体育教育的原因。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1.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兴趣法的应用。兴趣是一个人对一个事物认识的开始,只有感兴趣才能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兴趣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是指根据教学内容使用有趣适当地方法对教学对象进行高效的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授课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使用有趣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的接受体育运动知识的教育。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问题的体育锻炼,以使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会感到无聊,目标是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体育老师必须要根据学生自身所感兴趣的东西来制定教学计划,以便达到吸引学生的兴趣的目的,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2.分阶段进行教学。在兴趣教学中其实也是有分类的,根据感兴趣的程度可分为:有趣阶段、乐趣阶段、志趣阶段。具体而言,有趣的阶段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不在抵制学习,属于三分钟热度;乐趣阶段是指有趣阶段的进一步提升,在对感兴趣的学习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并且能够坚持的保持下去这种兴趣,属于短期兴趣;志趣阶段是指自己积极主动的对感兴趣的东西进行了解学习,从而养成习惯,这属于长期兴趣。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课程的教学,那么学生其实是学习不到有用的东西的,可以说一点用都没有。但是,如果老师使用兴趣法进行教学,首先利用某一项体育运动的产生、文化、操作等内容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这种方法教学,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快的掌握运动的技巧。因此,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兴趣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以便学生全面发展。
        3.在利用兴趣法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还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体育运动实现危险的运动,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其次,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他们的身体发育情况也或快或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进行体育教学计划,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改变教学计划。最后,还要注意男女生的区别,初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心理发展。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别老师需要格外的注意,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还有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某些意义上讲,学生才是教学计划中的主体,老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负责。总之,无论是利用怎样的模式进行教学都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还要老师具备一些应急技能,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兴趣法进行教学,但是老师需要明白以下几点。首先,要重视兴趣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注意兴趣法的合理利用。笔者相信,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兴趣法能够更快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快地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宝林.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11-212.
[2]王玺.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53.
[3]刘军.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学周刊,2019(18):146-147.
[4]胡永和.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57+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