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健康的理论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徐青春
[导读] 我国现阶段教育强化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徐青春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   409600
        摘要:我国现阶段教育强化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高中体育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即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是高中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秉持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意识和运动习惯,通过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实现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从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健康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健康;教学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既要立足于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又要注重学生德智体三方的全面发展和转化,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全方位整合,充分体现出新时代的体育核心素养教育。基于此,体育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找出当下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注重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的传递,借助于思维、理解以及感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一、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理念传统
        高中体育教学多数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过程较为单一,内容较为狭隘,会忽略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新和自由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体育核心素养养成。此外,传统的体育教学更注重技能的培养,教师难以构建出一个自由创造、自主探索的交流平台,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一味的按照老师的安排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力和思维限制较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健身实践能力。
        2.忽略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高中体育通常是围绕教学进行课程设置,而这种设置方式同样忽略了组织学生锻炼的过程,让学生严重缺少实践和探索的机会,无法在锻炼过程中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其次,高中体育教学方式也是千篇一律,内容更是乏善可陈,其教学内容和大多都停留在课前跑步热身,然后做几分钟的体操,“走个过场”之后,教师就让学生自由活动,没有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没有传递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这些枯燥空洞的内容起到的锻炼效果关系并不甚大,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根本无法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核心素养难以养成。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健康的教学措施
        1.开展多元化体育活动,培育学生的健身实践能力
        我国教育范围十分广阔,然而由于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限制,大部分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没有养成。

所以,多元化体育教学活动就成了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即健身实践的重要途经,实践表明,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进而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建立出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新体制,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组成一个全新的运动方式,例如花样篮球、足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体育素养和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锻炼思维,并更多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运动活动,通过体育活动,加强学生对运动的认知和健身实践。
        2.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的体育核心素质培养包括开展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和一些运动类的课外活动,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欲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实现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并逐渐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其次,为增强课外教学活动效果,需要学校拓展教学阵地,学校可以采用和校外拓展训练基地合作的方式展开训练,赋予学生课外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促使其社会适应力的形成。
3.开展体验式教学,培育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
        新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体育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在当下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更加注重参与性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加强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传统的体育教学更加倾向于竞技和专业化,这种以体育竞技为核心的传授路线虽然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但是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使得体育课程教学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效果,在采用体验式教学手段之后,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沟通,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获取更多的体育素养,进而实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运动认知能力的培育。其次,为增强体验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手段,高中体育课程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发展,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感受到锻炼的快乐,并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其心理素质。体育的基础游戏内容包括立定跳远、投沙包、实心球或者接力、跳绳等,而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是接力赛跑和投沙包,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这些游戏内容,能够让学生自身得到锻炼,让学生收获运动的乐趣,增强其对体育运动的认知。
三、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锻炼技巧、体育精神、健身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然而就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教师教学理念传统、忽略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及教学组织和目标存在差异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传授科学的体育运动技巧,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吸引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让学生在多元化运动过程中逐渐养成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宝达,徐元玉.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理论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5):133-134.
[2]胡滨,李志刚,陈珂琦,陈世雄,高琬鑫.以理论指导实践 切实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必修必学内容及基础理论知识教材介绍[J].中国学校体育,2019(09):6-9.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