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克岚
广西南宁市五里亭第一小学,530001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启蒙阶段,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本文简要概括了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及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旨在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美术是一门强调创造性的艺术类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至关重要。创新能力不单单是小学美术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为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
创新思维是指某一个体在面对新事物时,能够以开放的思维站在全新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和思考问题,并且不断尝试采用非常规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既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又是民族文明日新月异,经久不衰的力量源泉。学校作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必须深度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启蒙阶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天马行空,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心和探索欲。为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有目的性的、有策略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走向世界艺术舞台的美术大师极少,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年轻美术家也是寥寥无几。造成美术领域中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2.1有利于加强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推动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美术知识,找到适合自身的美术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鼓励学生摆脱传统思想理念的束缚,发挥创造能力,形成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艺术风格。
2.2有利于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水平
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创新潜能,只是这种创新潜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若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主要的就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伴随新课改的深化落实,人们对美术教育的标准要求也有所提高。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需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主体角度出发,对教学手段加以调整,不断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2.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美术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具有重要意义。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意识形态是不唯一的,多样化的,而且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也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小学美术对于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越强,想象空间与创造空间也就越大。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更加直观化、具象化的表达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具体措施
3.1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从某种角度来说,创新思维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下产生的。为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若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要前提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创新意识。
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自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和审视问题。例如,在写生时,有的学生自始至终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临摹对象,并将绘画作为一种任务,完成任务即可。而有的学生则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在绘画结束后,细致观察事物在不同环境中,不同时间段的形态变化和色彩变化等。在原有画作的基础上尝试加工改造,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另一方面,学生在技能练习和自主创作的过程中,不能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巧,而是要摆脱思维理念的禁锢,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展示事物的多面性,由此,使自身的创作饱含创新精神和艺术特色,给人深刻的印象。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养成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习惯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为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需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物,记录生活百态,体会思想情感。
3.2创建教学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培养发散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发散思维是指学生跳脱固有的思维模式,调整思考问题的角度。为培养发散思维,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经大量研究可知,创造性往往并不是学生在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中产生的,而是学生灵光乍现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灌输者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艺术的共享者与交流者。教师应该做的不是一味的苛责和贬斥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试图消除学生与艺术之间的屏障,拉近二者的距离。尤为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学习保持高涨的、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欣赏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开阔视野,激发灵感,启发思维。从单调常规的课堂学习转向贴近自然事物的学习,这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美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情感体验角度不同,所以对自然界中各类事物的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美术归纳能力、分析能力与鉴赏能力具有关键意义。
3.3创建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
学习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创建完整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评价机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学生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总是受到老师的否定、批评,甚至是讽刺,那么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丧失兴趣。
针对此,小学美术教师需摒弃单一化、刻板化、模式化的评价方式,尝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加以评价。在学生自主创作的过程中,以鼓励教育为主,即便是学生的作品略显突兀,也要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加以赞赏。由此,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建立气创作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尝试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整体教学的效果。创新思维培养是小学美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为此,教师就需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核心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万开义.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9(14)
[2]陈自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成人版(上),2020,000(003)
[3]蒯迎春.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
[4]牟菲菲.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有效路径[J].中华少年,2019(20)
[5]张玲芳.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9,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