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永明
湖北省监利市朱河中学 湖北监利 433325
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在普通高中陆续展开。一些普通高中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在课程内容、师资培养、活动设计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的融合方面遇到一定困难,未能切实落实生涯规划教育,从而发挥不出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基于此,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涯规划;新高考改革;教育体系
引言
高中阶段对于每个学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高中阶段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业水平考和高考,更是对专业和职业的关键抉择,它会决定个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高中阶段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真正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帮助与指引,才有可能避免选择的困惑和发展的困境。
一、构建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落实新高考改革的选择性教育精神。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精神之一,但学生在自主选考科目的同时,也遇到了如何科学选择的难题。当前,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从新生事物快速发展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各省份普通高中倾力投入的教学有机组成部分。事实证明,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帮助高中学生和普通高中学校适应新高考改革。第二,有助于生涯规划教育发挥整体性功能。构建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能够统整生涯规划课程,协调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落实新高考改革举措。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
(一)高中生自我认知不足
“人啊,认识你自己”,这是来自古希腊的哲学名言,言语简单,但却发人深省。在人生发展历程中,面临重大扶择时,只有善于认识自我的人,才能准确把握方向,做出正确选择。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认知就是通过对自我进行全面地分析,清晰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澄清自己的价值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自我定位不清晰,不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
(二)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
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其重视程度不高、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多方合作的缺失等原因,生涯规划教育常常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浅层介绍、内容单一、模式固化,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某些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甚至被边缘化,对于学生的学科选择、志愿填报以及未来就业选择无法起到帮助作用。基于以上原因,开展中学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刻不容缓。
三、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建立生涯规划教育协同机制
以生涯规划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活动,由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牵头开展,学校其他部门提供支持。比如对于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由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提供课程设计和师资安排,教学管理处负责安排课务;再如对于生涯规划社会实践活动,由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设计方案,联合学生发展处和团委一起开展。如果学校其他部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涉及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由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落实。比如针对高一年级管理组需要对家长开展选科指导,或是高三年级管理组需要对学生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教师应配合开设讲座并提供咨询。
(二)结合测评结果,提升职业素养
教师在日常教学以及管理中,要结合学生的优势特长、扬长避短的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通过合理组织科学的班级活动、分配合适的班级职务,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自身能力以及职业方向的认知和明确。并且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学生团体意识以及互帮互助素养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优化,实现学生智力与品行的全面发展。比如,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担任“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职务,这部分学生的组织能力强,写作能力、稿件撰写能力强,那么在学校党组织下达各种任务的时候,他们可以积极响应,并按照党组织的交代和要求传达最新的党政思想,高效、成功的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学习先进的团委思想,提高高中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其主人翁责任感以及集体主义精神;而运动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其担任体委,或者鼓励其参加学校体育类社团,在学校组织大型体育赛事,或者是班级开展体育比赛时,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担任组织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进而学会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注重与数学学科学习相结合
数学作为综合性的学科,对学生学业的整体发展和今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数学由于学科知识点繁杂、学习难度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又强,对很多学生而言压力很大,加之数学作为基础性课程,学习情况如何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如理化生及地理的学习状况,不仅如此,作为综合性的学科,它又与语文及政史地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伴随着新高考的推行,学生未来的学业及职业选择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上述内容,这无论是对学生当前面临的选课、日常学习还是今后的生涯规划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因此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子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学习父母的行为处事、生活习惯,在面临重大选择时,父母的建议、想法也会对子女造成影响。因此家长在职业规划过程中要给高中生有效的建议,帮助他们对自身的性格和兴趣做出客观的全面地分析,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鼓励,使得指导工作更为明智和有效。
(五)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在每学期综合素质评价中,通过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维度,能够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和表现都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下一阶段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导向。生涯规划是一项长远的计划,需要学生具备终点思维,着眼未来,而不只限于眼前的某次考试成绩或学业表现。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看清自身的发展,关注长期与短期发展的关系,确立不同阶段的重点,以终为始,做好当下事,合理规划升学与就业目标,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平台上,掌握人生技能,在自己生涯规划的道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才能够让学生理性对待学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成长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用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孙发国.对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9(22):148.
[2]黄莉莎,孔晓瑜,石蕊,赖滨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1):157-158.
[3]藏亚琴.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9(31):20-21.
[4]于言松,孙卫东.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才智,2019(31):63.
[5]宫丽霞.新形势下开展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9(87):3-4.
作者简介:
瞿永明(1972,,12)男,汉,湖北监利,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副高),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