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育心,立德树人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 范张青
[导读]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点和丰厚的人文气息与思想内涵
       
        范张青
        宜兴市实验小学,江苏 无锡214200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点和丰厚的人文气息与思想内涵。语言中还包含着众多的思想情感,体现着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文化的体现。语文教学之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掌握思想品德,深刻符合当前的发展。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之中有着无法孩提的优势,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去将其融入在语文课程之中,切实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之中德育渗透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提升。
        关键字: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前言:德树人是当前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本职要求也是我们教师对我们自身提出的要求,教育工作者的行为直接对未来有巨大的作用。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德育渗透的优势学科,要重视的对学生的教导,言传身教,逐步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小学生的发展铺垫重要的根基。在教育之中要光车新时代的思想,逐步为社会培育一批有理想和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德育教育的渗透要在教学之中逐步实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内涵价值。
一、立德树人概述
        立德树人是着力去培育学生高尚的品格,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立德树人不仅是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也是其他各个学科的教育重点。小学生的思想和认知能力相对匮乏,其约束自我的能力并不是很好。实施必要的立德树人的教育,会帮助他们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能够投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到学习之中,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立德树人教育内涵所在,语文教师应当担当起学生的德育任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提升起内在的思维品质。扩展多方面的发展空间,挖掘其自身蕴含的发展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会涉及到众多的内容,为了去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往往会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引导学生去加深理解,使得其中蕴含的德育知识能够被学生吸收。
1.提高学生的上课专心程度和自我约束力
        小学生自身由于思想活泼好动,上课难免会存在一些走思的现象出现。本身缺乏自主约束力,容易给学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其学习积极性会随着外界的环境干扰所降低,德育教育能够较好的改善这一情况。语文教师的循序渐进的指引会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加具体的认知,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用生动有趣的内容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上课的专心程度和思想道德水平,逐渐去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2.帮助小学生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足,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语文学习作为学生能够普遍认知的一个学科,开展德育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帮助学生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习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新思想,指导学生去向正确的方向开始发展,提高其思想素质,减少学生的弱点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德育不仅是对学生自身也对教师本身,对培育一批有责任感的青少年具有深刻意义。也是对学生自身的一个监督,帮助学生对学习品质和价值观念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今后的发展带来重要的意义。
3.符合学科发展要求,社会发展的必须
        德育工作是全社会的事情,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新社会的接班人。语文教学之中蕴含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课堂是展开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切合德育教育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必要的发展方向。各科都要发展德育教育,为社会培育一批接班人。语文课本之中蕴含多种德育素材,在日教学之中能够将教材和德育内容有机联系,提高个人的思想素质水平。


三、如何在语文课堂之中展开德育教育的渗透
1.在阅读教学之中展开渗透
        语文阅读时利用学生学习语文课文对文章的主题和任务展开必要的分析和思考,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去了解文章的主题,反复阅读,将文章的而主题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其道德水平。在小学语文课文《怀念母亲》这一课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的情景之中,引导学生思考平时与母亲如何相处,感受作者的情感,结合自身的情景去学习对母亲的“爱”。在学习之中学会去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将文章的主题升华到自身的约束之中,提高语文学习的价值。
2.在写作教学之中展开渗透
        写作和阅读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学生能够将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会提升整体的学习水平。语文写作过程之中要学生经历过独立的思考进而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将对生活的感知应用到实际之中。针对某一特定的现象开展自己的白哦大,增强写作感悟,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例如,教师围绕“理想“这一主题开展写作指导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对生活、家庭、学习、社会的综合感知。让他们自主写作,理解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在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要去帮助其他人。对学生产生正确的指导,学习去辨析社会上的好与坏。让学生对当前的社会现象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知,提高其思维的深度和语文素养能力,将自己的”理想“去提升到实际层次,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一份贡献。
3.在课外活动之中渗透
        语文教学不仅在课堂上,还会拓展到户外活动之中。教师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之中去体会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之中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例如学习古诗词的学习之中,开展故事比赛,用朗读的方式去体会古诗词之中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学习之中既活跃了氛围也去了解到了更多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去理解这些情感和优秀品质。结合课文知识去挖掘这些内容,使用适宜的方式融入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志宏。吸引学生参与到德育工作的教学之中。课外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今后语文发展也会有帮助。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户外活动之中进行有效的渗透教学,提高他们的思想感悟。
4.言传身教
        小学生的个人行为容易受到教师个人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容易被学生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要去规范自身的行为、言语、思想品质。要在教学之中去考虑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做到言传身教。创新教学方式,规范自己的言语,丰富自身的语言情感,让学生对文中的情感有进一步的认知。日常教学之中要做到言而有信,用自身的实例去教育学生。
        学生之间发生摩擦或者矛盾要及时解决,引导学反思自我,进一步规范其自身的行为,让学生展现其身上蕴含的美德和思想。多鼓励学生,不仅是学业上的进步,还对学生个人进步提出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爱护学生,做一个好教师,溶于爱心与教育之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
四、结语
        小学是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极端。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生的引导,做到立德树人,将德育教育与教学结合,进行有机渗透。根据当前的指导纲要去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放的是,在情景教学之中合理融入德育教育,重视言传身教。在课堂上,通过阅读、写作等多方面去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有效教育,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认知,启迪学生思维的维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 王艳茹.  考试周刊. 2015(57)
        [2]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张海祥.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12)
        [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刘木兰.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