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感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探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王婷
[导读] 社会责任感是人安身立命、报效祖国的重要情感之一

        王婷
        汉寿县第五中学   415900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人安身立命、报效祖国的重要情感之一,也是构成学生良好品格的重要因素。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成熟,借助学科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问题,对学生的综合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例,详细阐述社会责任感的具体渗透方式,望予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社会责任感; 渗透方式;是非观;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责任感是国家开展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由此可见社会责任感对学生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开展高中阶段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立足于学科教材和网络资源,学会借助身边的案例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合理发挥教材资源优势,提升社会责任感渗透效果
        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知识涉及范围较广,很多知识过于专业化和抽象化,因此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将教材内容与身边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相连,以身边形象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抽象化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对知识进行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举例来说,在学习“基因的本质”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将其与转基因食物进行联系讲解,转基因技术兴起于20世纪10年代初,将转基因技术与生物种植进行联合能够大幅度提升作物产量,由此风靡一时。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也有研究表示某些转基因食物长时间使用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以及基因突变等病症的发生概率,并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人类因基因突变造成的后果。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食品安全以及基因等方面的知识有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让学生深刻了解知识的发展是双刃剑,只有将所学知识用于正确的方向,始终坚守社会责任感,才能保护人类的健康。除此之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创设其他类型的情景,让学生对社会中与基因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自由讨论观点,并尝试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现象问题,加强学生对生命以及环境的重视程度,形成高度社会责任感。


二、构建完善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形成社会环保素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处于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开展社会责任感渗透教学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中丰富的资源加强学生对生命、自然的敬畏程度,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明确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此才能让学生站在客观地角度看待问题,并积极投身于保护社会、保护自然的行列当中。举例来说,在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内容时,生物教师可以结合网络资源信息构建模型,让学生通过模型运行进而加强对碳循环相关知识的了解。并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如今社会中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情景模式,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沙漠化、白色垃圾以及水土流失等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命安全的影响,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试分析生态环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转变,人类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1]。只有将学生放置到生活情景当中,才能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思考,让学生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并从自身做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身的生存家园。
三、 生物疾病危机强化生物理论责任感
        在时代的发展中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几率也越来越多,从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病毒到如今的新冠病毒等,都是从动物身上传染到人体,并大肆传播,形成大范围的病原感染,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并且由于近些年抗生素以及其他药物的滥用、人们猎奇心理的泛滥,野生动物屡屡被人们伤害并端上餐桌成为美味佳肴,更为严重的细菌病毒可能正潜伏于未来的某一处,想要卷土重来。因此,在生物教学课堂中,生物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细胞以及细菌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传染途径有充足的认识,从自身做起,加强病毒防范意识,更要用自身掌握的生物理论责任感去教育和感染身边的人,助力其他人形成社会责任感,保护人类自身。
四、开展辩论会,加强社会责任感
        课堂讨论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问题和道德进行深入地分析与辩解,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利用所学进行积极思考,加强认知能力,了解社会问题,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辩论会开始之前,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各自负责不同的内容,查找资料、分布责任以及制作视频等等,在此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在生物课程中进行辩论,也能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对社会问题以及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由于高中生思维正介于成熟和不成熟之间,因此具有较强的活跃度,创新意识强,可能会发生意识和思想认知上的碰撞,在此过程中生物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更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社会责任感有更加充足的认知[2]。
五、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应当将教材资源与生活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利用自身所学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社会责任感,自觉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黎小玲.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160.
[2]潘丽敏,张强,刘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原因与途径[J].教师,2019,(26):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