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钧
诸暨市特殊教育学校 311800
摘 要:数学学科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给智障儿童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再加上智障儿童的思维层次相对较低,实际学习当中不够灵活和独立,在思维活动当中往往表现的比正常儿童差。所以数学教师在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应该认清智障儿童的智力差异性以及思维特殊性,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选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科学和巧妙的知识编排,让智障儿童的思维得到补偿,为特殊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智障儿童因为智力上的缺陷,在认知活动方面有着明显的障碍,同时在心里活动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正是因为智障儿童的特殊性以及在学习当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在对他们进行数学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法,灵活运用科学多样的教学策略。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智障儿童的思维特征以及认知能力设计教学活动,同时注意运用形象生动的方法,展现抽象化的知识,降低学习难度,这样才能够有效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让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愿意在老师的数学活动引导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逐步锻炼实践能力。
1、组织操作活动,提高学习动力
智障学生在智力发育方面存在缺陷,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存在明显的不足,反应速度慢,思维不够灵活,这给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带来了难度。如果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智障儿童的实际学习特点,一味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的话,那么他们在数学学习当中就会失去动力和信心。组织开展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则能激励智障儿童,在实际操作当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改变学习态度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实践探索当中积累学习经验。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要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符合智障儿童的理解层次,并在实际操作当中给予耐心指导,小步子、多循环,分层解决他们知识学习当中的困惑。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教师就可以先对对称图形的相关概念和特征进行介绍,然后利用亲身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对称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当中所看到的对称图形自主设计有趣的图案如图1。对于学生自主设计出来的多样化图案,教师应该给予肯定,让智障儿童彼此分享自己实际操作完成的作品,让他们在交流分享当中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
图1
2、加强情感互动,优化师生关系
在数学学习活动当中,学生的态度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在学习当中,教师不注意引导、调整他们的正面情感状态,那么他们就会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受到更多的挫败体验,影响本就微弱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假如智障儿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真正意义上从认知层次升华到情感层次,就可以树立学习信心。在深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尤其是要和学生进行情感互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耐心指导,使得师生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积极。教师应该在智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经常给予更多的激励和正面肯定,使得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愿意和教师进行更加积极主动的交流,提高综合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为了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加数学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就可以设计口算比赛、接龙等学习活动。
根据难易程度,分别布设不同的物质奖励品和精神奖励品。刚开始的题目要尽可能的简单,比如100-40、90-30、20+30、25+35,这些题目比较简单,所以智障儿童也能够比较轻松的给出答案,无形之中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这之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稍复杂的计算题,比如58+24、47+36、74-18。在计算这些题目的过程中,智障儿童会也遇到较大的难度,甚至会出现计算失误的情况。对此数学教师不能够否定他们,而是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让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注重积极情感的传递,给他们更大的心理安全感,在情感交流当中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3、重视合作交流,展现集体智慧
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并了解他们的特殊学习要求,特别是要运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指导方法,使得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特长。合作学习活动可以让智障儿童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好多一部分智障学生,总是希望在同学面前有更多的成功表现机会。成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的那一点“沾沾自喜”,得到同学之间的赞许掌声和目光,对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鼓励。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合作学习,使得他们的集体智慧也得到更好的展现在数学学习当中,实现取长补短交流经验和技巧,在之后的学习当中有更加精彩的表现。教师在合作交流当中应该精心设计任务,并鼓励智障儿童正确分工与合作,使得他们能够协作解决多样化的学习难题。例如,在教学数学分类这样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以把智障儿童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让他们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带领大家进行分工与合作。教师可以给各组分发不同的学具,然后由各小组进行内部交流与讨论思考如何分类与统计,并让他们学会在交流总结当中找到最佳的学习与探索方案。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分类时也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而在小组交流当中,智障儿童可以与他人沟通互动,从而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4、设计探索活动,助推主动学习
数学学科的特征决定了想要学好数学知识就要注重探索,只有在探索活动当中,分析总结规律思考多样化的学习策略,才能够收获更多的学习财富。教师应该考虑到智障儿童的数学学习特征,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探索活动,让智障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例如,在探索可能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首先就要认真分析智障儿童的学习特征,设计不同层次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当中进行耐心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黑色塑料袋,袋中装有7个黑球,2个白球。要求学生猜想,并且探讨在黑色塑料袋当中随意摸球,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更大。不同的学生给出的结果也不同,于是教师可以让他们大胆验证,并做好记录,发现摸到的黑球更多,这是因为袋子当中的黑球数量要多于白球数量。接下来教师可以开展第2轮探索活动,要求学生思考要确保摸到的白球比黑球多,应该怎样在袋子当中布球。学生在探索交流当中就会认识到放入比黑球更多的白球就可以获得这样的效果。
智障儿童受到自身智力缺陷问题的影响,在实际的课程学习当中表现出能力不足以及无法顺利跟上其他同学的情况,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和指导运用贴近他们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增加他们的学习障碍,使得智障儿童在数学学习当中丧失信心和动力,更给教师的科学教学带来难度。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实践当中运用更加科学多样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其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使得他们可以不断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步入到更高的学习层次。
参考文献:
[1] 丁志辉.对智障学生数学教学法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2):25-26.
[2] 王淑芝.智障学生数学启蒙教学初探[J].职业技术,2019,16(11):107-109.
[3] 梅建青,潘铭.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0,(0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