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周林杰
[导读] 历史是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因此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周林杰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四中学,山东 武城县 253300
        摘要:历史是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因此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们的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历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学生道德建设以及思想启蒙有着很大的帮助。初中历史作为我国历史教学的初级阶段,更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时期。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根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基准,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策略
        在我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表现。通过有效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历史,就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效果,也能够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更好的开展。传统的历史教学更注重知识灌输,学生们只知道记录和背诵知识点,对于历史当中蕴含的情感、精神都没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也就导致了初中历史教学难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加强对于历史内涵的挖掘,帮助学生们真正的去理解历史、掌握历史,从中感受到什么是爱国主义情感,建立起对于国家历史的认同感、明白自身的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一、加强背景挖掘,深入理解历史
        我国初中历史是由无数优秀的学者和教师编撰而成,其中的内容都是精华。但是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爱国主义情感,就需要对于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体会到爱国主义情感。本人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也会对于课本内容相关的时代背景进行充分挖掘,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课本当中的内容,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人在进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这一单元的教学时,会在正式教学之前搜索关于清末民初的相关历史资料,然后将其进行整理,在进行教学时进行展现,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理解当时的那段历史。例如本人在进行《敌后战场的抗战》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将一些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爱国故事加入到了教学当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爱国情绪。其中我加入了杨靖宇的爱国故事。杨靖宇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在东北沦陷之后一直活跃于敌后,不断带领着东北抗日联军破坏日军大后方。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敌后活动,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最沉重的打击。但是最后不幸被日军围困壮烈牺牲。在牺牲之后日军解剖了杨靖宇的尸体,发现他的胃里基本上都是树叶、棉花和枯草等等。在教学中加入了杨靖宇的故事之后,学生们都非常的感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有效的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有效的激发了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起到了积极地正面影响。
        二、观看相关影视片段,直观感受爱国主义情感
        在初中历史课本当中很多的知识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最好助力。但是如果初中历史教师仅仅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很容易让学生们感觉到无聊,也不会更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选择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或者是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工具来更好地展现出课本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人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就喜欢根据教学内容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相关的影视片段,让视觉冲击将爱国主义情感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的。

例如本人在进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就寻找到了一些与古丝绸之路有关的影视片段并且将其展现在了课堂之上,让学生们看到张骞出使西域,将中国的文化、物品传扬到了世界,让学生们产生民族自豪感,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我还将关于张骞的影视片段进行了播放,让学生们看到张骞的爱国之情,被扣留了十余年也不忘自己的使命,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且回到了汉朝。这就是爱国主义情感的直接体现,通过影视片段的方式让学生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了爱国主义情感,这样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也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除了单纯的课堂教学之外,初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因为在实践活动当中,学生们可以直接的感悟和理解爱国主义情感,相比较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更具有优势。
        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加入一些游戏来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初中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的。本人喜欢在教学当中开展一些情景剧表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课本当中的历史知识来进行情景剧本的创设和安排,设计台词、角色和背景,让学生们可以在表演过程当中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其中蕴含着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好地感悟,达到培养初中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的。例如本人在进行《五四运动》这一课的教学时,我让学生们根据五四运动为背景,创建一个爱国主义青年为了国家挺身而出的剧本。在开展了这一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纷纷都开始认真学习五四运动这一课的内容,对于其中工人阶级、学生阶级为了救国而做出的努力有了更深的认知。在这次情景剧表演当中,学生们的表现非常好,在表演中表现出了一个热血青年爱国救国的风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
        四、开展历史事件思辨,加强学生爱国理解
        进行历史事件思辨,让学生们站在更多的角度和观点上去进行事物的评判,这样对于学生们爱国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人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会根据某一历史事件来让学生们去进行讨论和辩解,让学生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例如本人在进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会让学生们去讨论和交流为什么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舰队为什么会被日本舰队击败。学生们在通过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一个学生表示中日两个国家在近代都遭受了来自西方列强的入侵,而日本可以迅速的强大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各个阶层都有着为国付出的精神,这种精神支撑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中国当时上层阶级腐败不堪,下层阶级救国存亡意识还未觉醒,因此导致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也因此失败。虽然这个学生的讲解过于片面,但是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思考和辩论,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当中的理解进入了更深的层次,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这样的教学表现说明了开展历史事件思辨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好地开展。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充分地挖掘历史课本当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因素,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展现出来,让学生们可以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继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的,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好地开展。在这个基础上,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薄艳波.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
        [2]邓艳飞.爱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