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
山东省 滨州市 惠民县实验中学 251700
从《肖申克的救赎》谈起
在这部电影里,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主角Andy,而是一个服刑50年的囚犯Brooks,他最终获得假释出狱。而面对外面的新世界,已经习惯监狱里体制化的他,处处无法适应,夜晚在梦魇中惊醒,直至最后绝望自杀。
这部影片震撼人心,灰色高大的监狱围墙隔开了一切,漫漫无期的岁月,寂寞无望的日子,精神一点点被磨蚀,灵魂逐渐在扭曲,心灵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经感觉不到麻木。所有的这一切像极了我们千篇一律的课堂。就像电影里的台词所说: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you depend on them.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天天听写、老师翻译着长长的英语文章,那个时候我们不喜欢甚至是厌恶这样的课;但是现在我们成了老师却依然沿袭着当年我们并不喜欢的路子来上课。习惯意味着熟悉、安全、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也意味着重复、枯燥、固步自封,缺乏激情。站在这个角度,新的学期我进行了《创新多种方法 激发英语兴趣》教学常规月探索课题。
篇一:主题源于实际 现象驱动思想
九月初三个年级进行了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经过对数据分析发现从学生维度来讲,制约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老师讲授多 学生参与少
有人说,教师上课好比酒席上劝酒,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你不喝,我来喝。就像有的老师,一节课从头讲到尾,挥汗如雨,累的要死好活,而学生却不为所动,对教学内容浅尝辄止。第二种是,你不喝,我来灌。被劝的人被迫无奈,只有硬着头皮喝,长此以往,对酒就产生恐惧。同样,在课堂上,也有不少教师热衷于“填鸭式”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厌学。第三种是,你来喝,我不喝。这属于最高境界。劝酒人会劝,或煽情或诡辩,使得被劝酒的人在大喜大悲理或理屈词穷之际一饮而尽。聪明的老师也会巧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声情并茂地激发学生自己酒喝。问卷显示我们的英语老师以第一类和第二类居多:教师讲授多,学生参与少。
2.学科活动开展的少,学生视野窄。所学知识得不到锻炼,不能学以致用;
3.记忆性知识多 枯燥无兴趣 。说起英语,大家的印象就是单词课文 背诵,听写,但是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年龄,他们专注持续不长,没有十足的内驱力。
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哪些呢?
篇二:流程精心研究 呈现教学规律
在实施阶段,我和同年级两位老师经过反复的集体备课决定采用“小点切入 两个层面”的主旨进行研究,从教学中小的切入点入手,从课内课外具体两个层面研究。
课内:创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常规模式
1.“低起点 小步子 大竞争 快反馈”的早读模式
早读的效率偏低一直是制约英语学习的因素之一。本学期我进行了早读的创新:首先,明确早读任务,课代表要在7:25之前把早读任务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明确任务。另外,引入竞争机制,创造竞争向上的氛围。在黑板上标好小组,每一组通过背诵的,依次到黑板上签名,看哪一组通过率高,一节早读下来完成任务情况出人意料,那些平时拖拉的学生为了本组集体的荣誉,甚至在前一天就开始背诵检查。早读结束,及时评比加分,这样的早读,调整学生早读状态,提高孩子们积极性。
2.简笔画引领教师板书变革
越到课堂的后期学生的注意力越不集中,那么这个时候呈现出一个亮眼的板书,无疑是个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9月10号上午 ,所有的英语老师利用教科研时间集中学习英语简笔画,并且运用到板书设计上,在公开课时,老师们都会有一个新颖的实用的板书,一个月坚持下来,不仅学生很期待,也成了我们英语组课堂的一个特色。在此阶段我也学到很多,例如设计关于交通工具的板书、设计未来梦想的板书等等。
3.探索“每堂反馈 每日积累 每大周表彰”的初三高效小组评价机制。
进入初三以来,以座位为依托的四人组或者六人组对于面向好、中、差三个层次的教学就有些被动了。
经过不断地研讨和反复的实践,初步形成了这个“每堂反馈 每日积累 每大周表扬”的初三高效小组评价机制。
以初三一班的阳光小组为例,全班44人,分组7组,每组约6人,编号1号为最好,6号为学困生,每位同学只需和自己同号的学生进行比较,1号和1号比,6号和6号比,实行加分减分制,每天当堂测试张贴,每大周放假时进行表彰。内容涉及听写、背诵、当堂测试、单元检测各个方面。这样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竞争对手和奋斗的目标,大大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另外,这种小组也减轻了老师们的工作量,因为这个小组评价记录兼顾作业批改、成绩分析单的作用,可以一目了然的对每个同学进行分析。
4.免作业单的运用
用了小组我们就要有奖励,那么奖励什么呢?我们得知道学生喜欢什么,当然每个孩子喜欢的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问“孩子,你最不喜欢干嘛?”“写作业!”那好我们就用免作业单。可以免罚写的英语单词好多遍,有的学生还留到暑假免一部分暑假作业。我昨天还在走廊里听到张琳老师班里学生说“英语免作业单必备一张,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万一哪天单词写个小组最差!”本学期在于静静老师的帮助下对免作业使用进行了创新性的规范。
5.“四步走”单元测试逐步成熟
单元测试是检验学生一段时间学习结果的重要手段,如何让考试好玩起来?四步走“预设目标、老师分析问题、学生反思、老师再评语”。1)考试之前,学生要预测你下次考试的目标,或者超越对象,与老师进行确定。如果目标完成,学生可以得到“作业免单”或者加分的奖励;2)老师批阅后,给每张试卷进行分析,比如:“本次考试,阅读理解稍差,单选做的较好”或者“作文需提高,课后可来找我交流等等”。这样卷子发下去,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分数,更是老师对他所做的卷子的分析。3)然后,改错,在改错本上写反思,注重你自己对本次测试的看法及最近遇到的问题等。4)最后,批阅改错本,针对学生的问题,写出我的建议或者鼓励性的话。这样,让原本讨厌的考试变得有所期待,有所挑战,作为老师而言这是件快乐的事!
课外: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多种活动形式
因为我们校区学生多为寄宿,网络信息不太方便,但我们也力所能及的创新了我们的学科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九月份我们进行了《英语语法小报展示交流》让学生走进貌似枯燥的语法去探索乐趣;我们开展了关于兼职的英语辩论赛、书法大赛以及课本剧展演,这些活动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三:发展提升实力 期望孕育希
经过不断地研究实践,一个学期下来,我们也有了不少的收获,当然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们这个学期还在继续,先将阶段性的成果进行三个层面的汇总。
1.教师层次成果:在创新多种活动,激发英语兴趣这个课题研究中,我们的英语老师自身也受益匪浅,我们的课堂更加精炼、更加有新意也更加扎实,多位英语老师在市县级比赛中获奖。所有的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的认真思考,不断创新和突破,我们也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
2.学生层次:学期末,我们对学生学习兴趣又进行了调查问卷后测。
3.探索积累模式:好的东西要积累和保存下来,上学期末我们布置了《教学金点子》汇总,写一写你在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全部共收到50个金点子。英语组老师们对上学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整理,在此课题期间我们所有的材料《调查问卷(前测)》《调查问卷(后测)》、英语组《闪亮时刻---教学感悟和反思》集锦、《教学创新金点子集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简报》等等这些材料都有都有存档,供以后更好地传承和使用;另外部分老师还进行了升级。老师们为提高学生兴趣,不断创新,为我们这学期对本主题的继续研究又提出了新的思路。
美好的生活不该像肖申克监狱的高墙那样,应该有点变数,有点自由,有点新意,有点小惊喜,电影《阿甘正传》开头的一段话: My mom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
生活,就应该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出人意料,才会精彩。我们的教学也该如此,它应该是洋溢着生命激情的,应该是充盈着师生幸福体验的。所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和谐教学的追求,就是我们想改变,想创新,想做的更好的内驱力。
新的学期,我希望携手创新和养兴趣来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高墙,带着孩子们去看看墙外的春意盎然,看看墙外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