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李荣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采用学案导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李荣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八中学 010030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采用学案导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状态中,为创设高效课堂做铺垫。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着重探讨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学案导学这把利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案导学;教学应用
前言:
        学案导学法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其是指教师以学案为载体,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在小组讨论、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理想且具有持续性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最佳手段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和常见的,具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进,下面我们来探讨如何将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高效利用。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应用作用
        从初中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看,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体现出教学的重难点,这并非如传统教学模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一样。运用学案导学法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需要发挥辅助的作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呢?此时学案就要发挥重要作用了,其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模板,学案的设计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对此在进行设计期间,教师一定要明确具体的教学重点与难度,并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
        学案导学法则需要强调学生的自学与自由发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与启发。也就是说,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推动的作用,而在学案导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则起到引导的作用,指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由此来看,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清晰的学习目标,并且也需要对学生的整个自学过程进行监督与引导,若一些学生出现偏差,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纠正;若学生遇到瓶颈,教师则需要帮助其逐步突破。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新短语“Study for”的含义时,则在安排学生进行预习自学的前提下,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和表达,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从中帮助学生解疑,以便于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灵活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记忆力,由此来看,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基于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策略
        (一)前期规划阶段
        在规划阶段,首先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何为导学案,学案的完成过程以及具体目标有哪。当学生能够熟悉并且认识到导学案的具体应用方式之后,教师才可以结合学生的反馈态度来设计导学案框架,在设计过程中也必须坚持以下几项目标:
        1.知识目标
        导学案的设计,要让学生能够明确文章中所要表述的知识重点以及知识难点,例如,陌生词汇、重点句型等。
        2.能力目标
        主要指导学生在进行英语文章阅读期间要应用哪些阅读方法,实现哪些技能的提升。
        3.情感目标
        主要指的是教师要通过导学案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英语文章的阅读,能够培养某种情感意识,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学生与家庭之间的感恩,学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保护以及和谐相处等等,每一篇英语文章都是传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这些情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依据。


        例如在学习外研版必修四“life in the future”相关主题的文章时,其中知识目标的制定便可以结合文章中有关 Future technology、Lifestyle、Diet、Vehicle等单词展开,能力目标便是让学生掌握单词的重要拼写方式以及阅读方式,也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单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情感目标的制定便是要结合未来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一篇英语文章,对未来生活产生向往,并且可以在当下进行努力。
        (二)课程预习阶段
        当教师制定完导学案基础框架之后,需要在预习阶段将导学案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根据导学案上所描绘的重点框架进行课前预习。而预习的方式,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以及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等方式完成。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导学案框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外研版必修三“the power of nature”一章节中,文章主要讲述了较为瞩目的自然现象,在依据文章内容设置导学方案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What behaviors of people will lead to change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不仅能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学习,也可以依照自身的思想和意识进行创新。
        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结合导学案的具体框架分析文章的主旨问题,让学生能够快速地熟悉整体英语文章的脉络和具体结构。需要让学生根据整体文章的结构以及中心思想进行发散性思维练习,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的英语课外阅读资料,寻找与该篇文章内容相符或者能够进行佐证和拓展的文章进行阅读。例如外研版必修四“body language”这一章节中讲述了人们的母语,以及语言使用方式,那么在学习完文章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当前西方的重要文化和生活习俗,分析俚语、口语变音、弱读、英语方言等多种语言分支,从而实现综合性学习。
        (三)课中学习阶段
        在课中学习阶段是整体导学案教学的重点。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根据前期预习的成果进行小组汇报,进行导学案框架的填充,这个过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提升对于整体文章的把控能力和把控意识,同时在导学案框架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接下来进入教师授课环节,教师的授课方式也要在导学案的前期规划基础上进行,综合授课环节可以提出以下三个具体阶段。首先是阅读前任务,例如结合上文中所举的文章案例以及学生挑选出来的重要对话内容,进行探讨分析,以“What are the specific benefits of this article?”为主进行讨论,将讨论的话题融合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其次是阅读中任务环节,该环节让学生通过导学案的规划,关注重点单词以及重点语句,建立在单词表的含义解析以及教师所提供的辅助教学基础上,来全面掌控难点和重点,进行文章精读,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提问,分析学生是否完全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例如:“When did the man of the story do it?”分析情节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全面把控和理解。最后便是阅读后任务,这些任务主要指向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具体含义,让学生分析“After reading the article, what should you do in life?/What do you think of?”,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文章总结。
        综上,整体的课中学习阶段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具体的任务,通过任务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步完全掌控文章,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自然能够快速回答教师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升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总结:
        课堂导学案的使用,会使英语课堂教学操作性和实用性加强,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会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目标。初中英语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导学案的设计,努力提高课堂的效率,将学案导学法有效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当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积极性和自主探究能力,才能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蔡桂嫦.初中英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J].神州,2019,(33):100.
[2]韩宗奎.借助学案导学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J].基础教育论坛,2020,(22):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