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潇潇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中心小学,广东 佛山 528225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2020)明确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建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主题。但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任务和使命。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搏击教育之长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数学 教学??立德树人
从教多年,我一直都是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苏霍梅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文献,结合自身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终于体会到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德树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因此,进行总结、不断反思和不断完善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
教育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谈吐、风度、形象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将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模仿教师的为人处世,那么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必须发挥个人魅力树立良好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都能感染学生,所以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在上课时,要穿着朴素大方得体,语言要清楚、有逻辑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的思想要有深度、上课内容要有专业性。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教师自身还不要断提升个人素养,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教师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
辅导和教育“后进生”、“行为偏差生”要耐心、细致,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老是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但是也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必要时,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但处理要符合教育法规。因此在课堂的理性灌输中融进形象化情感,使教与学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性格所长,使学生各有所得。德育教育会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渗透到课堂中去,学生的个性、思维、思想等将会得到深度开发。
二、在数学教学中,要融入情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教育一般都是通过情景教学法来开展。在教材的情景引入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创设情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都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在情景中教会小学生基本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的接人待物。立德树人切忌局限于课堂,我们应该将立德树人与课外拓展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统计图的知识时,可以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动手统计家里一个月的开支问题,学生可以从题目中联系生活实践考虑到我们的生活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调查统计,这是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理财和节约教育很好的契机。
通过融入情景教学的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获得教育的成功,人人都能成才。
三、以前辈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德树人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榜样教育对学生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能够因为榜样的影响而有意识无意识地效仿榜样。例如:教学四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沏茶问题》,当讲到考虑哪几件事情可以同时做时,概括说明这就是优化。同时可以用有文字和图片结合的课件向学生介绍我国现代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并讲述了华罗庚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可感召学生以顽强刻苦、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造、执着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使学生了解我国光辉的科学史,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立志为建设和复兴国家的科学事业而勤奋学好数学。
四、采取恰当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中强化学生的德育情感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方法。当前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包括了转化、探究、比较、迁移、实践等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不同的学习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在一亿有多大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和探索去找到其中的数学奥秘,以此帮助他们树立起真理来源于实践的理念。比较教学也是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思想,在对两个对象进行对比时,学生自然会形成现象与本质、对立与统一等思想观念,并影响到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数学是一门有机统一整体的学科,很多知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因此,迁移的教学思想能够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观念,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看待问题,善于发现,善于进行总结。
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学中,这些数学思想的灌输能够提升学生德育教育的接受能力,客观、全面地去看待每一个问题,也提升学生实践水平和与人相处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数学教学要立德树人,要教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人没有诚信就会寸步难行。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诚信的重要作用,同时说明不讲诚信的严重后果。在这个问题上,很多教师和同学不以为然,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谁讲诚信谁就会吃亏。我们教师应该首先承认这样的现状,我国的诚信状况的确不容乐观,但是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开始着手重视这个问题;也出台相关法律防止不法分子向校园未成年人推销信用卡;再将个人诚信问题纳入征信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个别人就因为一次两次的信用卡逾期未能还款,从而被计入失信系统,至少五年才可以恢复诚信等级,或者直接导致后来买房买车无法从银行贷款,为此后悔不已。从这个例子来讲,诚信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严重者甚至会触犯法律。
六、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外延伸中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数学训练和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数学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例如有些学生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许多同学选择逃避或者放弃,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同时要结合数学家成长的经历进行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另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担当和做事负责的品质。例如数学组长负责把控好数学课堂纪律、负责数学作业收发、检查等,班干部、科代表对数学组长进行监督、对没有履行责任到位的数学组长进行督促其任务、并及时补位。通过数学的训练和培养,这对学生今后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很大帮助,具备了这些优秀的品质将来才能担当起建设新现代社会主义的大任。
再通过数学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辅导,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仔细、工作有条理,对计算结果负责任的良好作风。数学作业和练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在数学中学生经常要和数学、图形打交道,数字要求不能有一点错,图形要力求完美。通过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德育的渗透,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才能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更出色!
总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可以言传,但是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中国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时刻警醒自己: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只有正己,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就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国家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立德树人,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数学教师,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新人,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邓跃茂主编:《立德树人成就最好的学生和老师》,东方出版社,2020年。
【2】田建国、田原主编:《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8年。
【3】明刚主编:《教师如何立德树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