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蓉
福建省南安市官桥中心小学 福建泉州 362341
摘要: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而且拥有无穷的智慧,具备了丰富的情感。美术这门学科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则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创新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学生思维;小学美术;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启蒙阶段,但是现如今的孩子都娇生惯养,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就会在情绪上面变得低落,所以在美术课堂中不能很好的进行创新,使得美术课堂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将美术知识科学的传授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发展,打造生动充满活力的课堂。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进一步的创新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思维。
一、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美术学科是一门艺术性学科,也是一门具有个性的学科,充满了创新性。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仅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项任务,学生的思维肯定不能完全打开,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也得不到提升。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如果对学习的任务有了兴趣,那么他们的思想会变得更加活跃,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所以说在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思维也是美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学会引导学生去想象和创造,比如可以设计一定的课堂悬念,也可以创设一些情境,通过一些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学生敢于在课堂中创新。这样可以为学生美术能力提升奠定基础,也就能够很好地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巧妙的组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兴趣和喜好随意的组合图形,进行换色平涂活动,借助这样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思维可以打开,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
我们的生活是千姿百态和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也是变化无穷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美好,感悟艺术的存在。生活中其实到处都能看到艺术的存在,也体现出了自然的元素。在教学中教师习惯把技巧性的东西摆在教学的首位,教师教学,学生模仿,所以在真正要让学生创作的时候,学生就会抱怨,不知道画什么也不会画。那么试想学生到底是因为什么在创作上面缺少想法呢?主要还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创作源泉。作为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中打开学生的思维,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便是要拉近艺术和生活的距离,鼓励学生多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如果学生平时对于生活都缺少观察和感悟,那么自然无法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想象,创造力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想要创新课堂活动,教师首先应该平时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多看多听多联想,这样在创作的时候才能有基础。比如在学习湖南美术出版社《自画像》时,很多学生对自己平时都缺少观察,那么显然不能进行自画像的创作,这时候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回到家中可以观察自己好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五官的差异,通过对比把握自己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具备了创作的源泉,才能更好的完成创作。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美的元素,作为小学生教师要不断的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提升他们感受生活中美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让他们产生表现美的欲望,进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三、美术课堂中要变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具备一个快乐的情绪,进而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单纯采取以往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出充满活力的美术课堂。比如在学习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影子大王》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教学,让学生玩捉影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人物的轮廓,学生在游戏中思维会得到扩展,更有助于后面的创作。又比如在学习《变形的魅力》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种变形后物体的样子,也可以呈现物体变形过程,通过这样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思维得到培养,不断地激发学生对于所学习的知识的好感,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以往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灵活变换教学的方式,这样能有效的活跃课堂的气氛,吸引学生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在游戏和直观体验中获得丰富的情感经验,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美术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自信心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不敢画,害怕画出来之后被其他的同学看到,或者害怕进行作品的展示。在下笔的时候迟迟不敢落笔,看到老师走了过来也会习惯性把作业挡住,或者把头低下去,而这些其实都是学生不自信的一种表现。那么作为教师应该给到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如果学生能够不断地得到老师的肯定,那么他们的信心肯定会不断地提升,便会敢于创作和尝试。所以在美术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他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教师不能破坏学生的想象力,应该学会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想法。比如在学习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动物聚会》时,需要学生创作一幅动物运动会的作品。但是在学生创作中会发现一些学生总是不敢落笔绘画。这时候我便给到了这些学生更多的鼓励。而且在评价的环节,也专门针对这样的学生鼓励了他们的创作,通过这样的鼓励,他们感受到了成果,正视了自己,而且在创作中个性得到了释放,绘画创作的自信心也倍增。所以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学会对学生的神奇想象,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五、提高教师的自身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任何事情发展的根本,那么对于美术教学也同样如此。在美术课堂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敢于创新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在不断变化的课堂中学习,始终保持新鲜感,这样才能推动学生不断地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始终采用一样的模式,肯定会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学生的头脑也会变得死板和单一。为此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出发,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教师就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课堂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设计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将生活和艺术进行融合,善于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完成小学美学科的教学任务,希望本文的阐述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实现学生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立军.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2011,(12).17-17.
[2]甄西亚.关于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2).36.
[3]金彩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小学版),201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