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张峰源
[导读] 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对于人才需求量逐渐的增多

        张峰源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重庆涪陵  408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对于人才需求量逐渐的增多,市场上面各个大企业对于人才的核心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高度重视,为了满足市场发展和社会回答的需求,教育部门也应该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重视程度。我国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基础性学科,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那么在概念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核心素养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缺少概念也就没有了后面数学解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要把概念教学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在概念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如何通过概念教学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下面就针对这一课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一、探究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内容
        (一)数学思想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我们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兴趣,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重要的阶段,兴趣则是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知识宝库的钥匙,而数学思想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所以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才能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展开积极地教学实践,灵活的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把数学知识真正的价值发挥出来,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数学思想中包含了空间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也就要求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给到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二)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主要是借助数学思想,把数学知识进行整合然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指导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学习知识会不断地深入,那么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数学解题方法会不断地丰富起来,这样可以降低解决问题时候的难度,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数学知识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成效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知识包含了数学文化、公式还有概念和定义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其实都是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重要的基础,学生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数学能力
        数学是一门科学学科,主要是解决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应用数学思想还有数学方法和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在这样的能力支撑下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使用数学的思维观察问题,借助数学知识体系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想要通过数学概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这些数学理论和概念,能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图形全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一元硬币还有篮球明星海报等等,然后把这些物品带到课堂中放在讲桌上面,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发现两个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可以完全的重合,面积一致,教师借助学生的观察可以总结出全等图形这样一个概念,而学生在自己观察和总结中也应用到了数学的思维,借助思维得出了数学知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设计丰富多样的开放性习题
        数学习题本身就是数学概念的一个延伸,通过习题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并且提升学生灵活应用数学概念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但是以往数学习题比较的枯燥单一,所以无法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实现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那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必须要坚持对教学的改革,认识到学生在习题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掌握数学概念,获得数学能力的发展,教师尝试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可以通过习题更好的完成数学概念的揣摩。比如在落实相似图形教学的时候,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数学知识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进行习题训练的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相似图形应用的方法,可以灵活的借助相似图形概念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教师可以采取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借助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两组图形,一组是实物图,里面包含了星球、大树还有书本,另外一个是对应的平面图,教师可以打乱图形呈现顺序好大小,让学生观察和连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去理解和思考,加深了学生对相似图形概念的印象,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再次扩大教学的难度,通过习题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习题,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三)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为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教师则需要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概念拓展一定的路径,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比如在落实认识概率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去完成飞行棋的游戏。学生在抛出骰子点数还有走棋方式还有比赛的输赢都涉及到了概率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游戏则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概率这个概念,从而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概率这个概念,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课堂习题,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思想去设计习题,这样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在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局限性,一般就是围绕着考试还有作业两个环节展开,课堂教学评价也会随着课堂结束而结束,无法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整合,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需要对目前的评价做出一定的创新,要把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出评价的价值。教师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的评价,分析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情况,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情况,要对学生知识理解的情况和应用情况作出针对性的点评,及时的调整教学的方案,实现高效的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若想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目的,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需明晰数学核心素养内涵,能够深刻的理解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为学生营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丰富多样的开放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题中深刻的理解数学概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学指导,完善教学的方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本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中旬),2018,(5).125.
        [2]浦圣妹.基于原有认知,培养实践意识--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学数学,2018,(22).57-58.
        [3]章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 --以课题"一次函数的概念"课堂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2017,(6).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