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金宁
[导读] 合作学习是教育改革下诞生的有效教学方法,

        金宁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实验小学  246600
        摘要:合作学习是教育改革下诞生的有效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运用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合理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小组合作
        学习者只有独立地思考与练习,他(她)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吸收并化为己用。小学生对学习知识是否怀有热情和积极性,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他们不假思索地听从教师,认为教师的答案总是正确并且唯一的。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而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师只要简要地将语言点教授给学生,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与组员共同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应不忘倾听组员的想法,轮流发言,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学习方面会因此而越来越好。
        一、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差异。在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学习情况都有所不同。教师对课堂上的学生进行分组后,每一个小组内的成员对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积极性都会存在很大的不同。性格外向、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会踊跃地参加小组阅读学习,在与组内成员的交流互动环节积极发言,在汇报总结环节踊跃举手。然而,性格内向、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小组交流互动过程中寡言少语、不善表达,很少参与小组学习,更不会在全班同学面前举手发言。久而久之,班级里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差异会导致他们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这不利于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
        第二,分组时随机性比较大。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分组方式是前后左右就近组合,但周围学生的成绩可能差异不大,这就造成了在小组合作中可能会出现组员搭配不合理的情况。有的组基础好的学生多,讨论时比较有积极性,能够系统地规划不同组员的职责分工,从而有序完成学习任务;有的组基础不好的学生多,讨论时可能没有头绪,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怎样实现学习目标,可能会借用自由合作的时间闲聊,小组合作也就失去意义。这造成了组间差异的出现,有的小组热情饱满,有的小组束手无策,长此以往会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1、完善课堂导入
        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要求教师起到指导、帮助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合作交流。要想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在准备导入内容时精心选编导学提纲,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设计导学提纲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实际化,明确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设计短而精悍、活泼有趣的导语和合理创新的导入形式。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与“南国风光”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领悟生活的真谛,进而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并问问学生是否想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进而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内容,独立思考南国风光的美丽之处,并与组内成员合作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探究课文,集中注意力学习课堂内容。通过该种趣味导入、问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本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交流的积极性。
        2、合理安排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学习、交流讨论,为完成同一个学习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教师在安排合作互动这一环节时,应该注重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在合理的课堂节点安排合作任务,让各个小组内、组与组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例如,在教学《四季的美》一课时,由于课文文字优美,教师可以让学生组队朗读以及配乐朗读(各小组分别负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部分的朗读),让学生在合作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一年四季的奇特及其魅力,感受高雅清幽的自然风光,从而让学生在合作与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喜悦的情绪,构建高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3、巧用角色扮演
        想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需要教师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搭建情境促进学生完成趣味性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视频、音乐等形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与作者同样的环境中,能够感同身受。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准备教学道具,也可以对教室进行简单的布置,使学生沉浸在课文情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对于具有故事性的课文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即兴的趣味合作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将相和》这篇课文,可以进行很好的分角色朗读合作。教师可以随机安排几位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之后让这几位同学分析各自扮演的人物有什么特点;可以多进行几轮阅读,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在进行分角色朗读、即兴角色扮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角色神态、动作、语言表达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揣摩,使这场别开生面的课堂短剧更加吸引人,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小道具作为角色扮演的用具,并在其中客串一个配角,与学生共同完成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表演合作中掌握知识、获得全面的成长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小组合作模式合理地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鉴于目前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融入还不够完整,教师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秀辉.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调控研究[J].中外交流,2017,(28):294.
[2]孙佳彬.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