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郁永娜
[导读] 校史档案体现了学校的文化传承,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潜移默化作用。

        郁永娜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   山东省 临沂市 276000

        【摘 要】 校史档案体现了学校的文化传承,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潜移默化作用。本文通过对校史档案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阐释,并从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的作用和加强校史档案开发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等方面,对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进行了充分探析,对提高读者对校史档案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促进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
【 关键字】校史档案 校园文化建设 探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受到严重的冲击。多元文化使得师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新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因此,在新时代该如何充分利用校史档案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育人功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挥校史档案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史档案的内涵
        校史档案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文字、声像、图表等不同形式为载体的历史记录,是伴随着学校发展逐渐累积形成的,是展现学校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科研活动和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支撑,是文化育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校史档案的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既有文献档案,也包括实物档案和口述档案。文书档案中的党委会、党代会、职代会等会议材料,学校发展中的规划,评估、审批等资料,都是体现学校发展、编研校史的重要基础材料;教学档案中,记载专业设置和变更、教学内容、方式和教学实践情况,学籍档案中的学生名录,学籍材料等都是办学过历程的重要部分和见证;科研档案中的科研课题申报、审批及科研成果,是编写科研创新发展史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人事档案资源,特别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和知名校友档案。整理成名人档案,反映名师、校友的成长历程和奋斗轨迹,激励师生感受其精神,激发其自豪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物档案和影像资料档案更是学校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其内涵丰富、形式生动的历史场景,使其成为校史记忆的生动诉说者。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参与为主体,以知识的广泛交流传播及师生特有的行为方式、生活节奏和精神面貌为基本形态的群体文化。包括学生在校园各项活动过程中所共同营建的校园物质环境,以及在过程中表现或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风气等。
        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学校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方面肩负的重要使命。
        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物物质文化内容丰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校园制度文化是使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个性管理制度,是形成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存在于师生的教研、交流、实践等日常活动中,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三、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1.促进校园文化景观建设。通过开发校史档案,挖掘档案中的学校发展信息,在基础建设中,实现文化传承;挖掘建校先贤和校友人物事迹,增强学校的历史厚重感。

从学校的特色建筑、雕塑、校园内道路、广场、走廊到教室内布置画像或经典语录,形成多彩的人文景观,既增加了审美功能,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丰富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同时,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文化熏陶。
        2.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素材。作为校史档案的主要展示窗口——校史馆是学校历史的浓缩,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展馆。存放着建校来的各种有价值的实物档案。学校不同时期的校牌、建筑模型或照片、校友捐赠、各类活动的奖杯、各种自编教材、自制教具、实验设备、历届学生的照片名册、大事记、年鉴等等,都是学校发展的真实记录重要事件。充分发挥其传播宣传功能,让师生学史增信,学史力行,启迪未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3.为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提供借鉴。建章立制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校史档案在服务制度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才能逐步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深入研究借鉴校史档案中保存的不同时期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文件管理等制度文件,分析总结其演变过程和原因背景的同时,不断完善现行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实际的规章制度。
        4.增进文化认同,提高凝聚力。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导与核心,是学校个性特色文化的所在。校风、学风、校训、校歌等就是学校文化软实力,植根于学校悠久的发展历程,在办学历史中积累和凝练而成的。校史档案对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的校风、学风、校训、校歌等的产生、内涵和解读都有完整记载,凝练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理念,极具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的认同,逐渐形成深入师生心灵的坚定信念和核心价值观。
        四、加强校史档案开发,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目前,如何更好的发挥校史档案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1.加强校史编研工作。“盛世修史,懿年纂志”,在民族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加强校史编研不仅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更好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校办学发展的需要。通过扩大档案收集范围,内容覆盖面,时间跨度,对丰富详实的档案资源内容进行整合和特色开发,特别是名人档案的开发利用,充分展示学校发展历程中的能人先贤和优秀校友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和优秀品质,引导师生塑造师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传承的高度和深度。
        2.加强校史馆建设。校史馆作为校史档案的主要展示窗口,详尽展示学校的发展成就,体现校园文化的传承,更以立体化的形象真实、鲜活地反映学校精神面貌和文化传统。不断丰富校史馆馆藏,加强校史馆硬件建设和解说员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其对外、对内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响亮名片。
        3.推进校史档案数字化。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如何将校史档案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提升校史档案的利用率和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当下面临的新难题。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和方向,严格规范扫描、拍摄、制作图片、导入档案信息查询系统等一系列电子化存储归档管理,有序开展校史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建立特色档案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让校史档案更生动形象、全面、高效的贴近实际、贴近师生,服务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林林.论校史档案在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兰台世界,2014(32):12.
[2]刘刚,王文鹏,陆俊杰.多维大学校园文化研究[M].教育,2013(2):22.
[3]郭佑艳.以校史研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探究[J].丝路视野,2018(14):84.
[4]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36.
[5]李佳航.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1).
[6]王卓.高校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作用探析—以山东大学为例[D].山东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