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评价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 范家亮
[导读] 2020年6月30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范家亮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大连市第三中学 116600
        2020年6月30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的改革文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破除“五唯”顽疾,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用人才观,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总体方案》的提出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他对教育教学提出了要求,指出了方向。
        一、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本、因材施教,增进学科素养、学科情感以及科学使命感的培养,重视基本物理观念、思维能力的培养。
        1、基本概念要从本质意义出发,而不仅仅是记住定义。如:电势的概念,提到它,学生应第一个想到,它是决定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的物理量,而不是定义式。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电势不同,同一点电荷的电势能也不同。它的意义类似与高度,它决定的是重力势能。对相近概念要抓住本质特征进行区别。如: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共同点是等大反向共线,不同点是作用物体、力的性质、等时性等。但在这之前,首先应该知道它们研究的分别是不同物理问题下的两对力,因为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是来自于这里。
        2、强化基本知识点,典型题型的解题基本功。如:运动学问题、共点力平衡问题、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问题、动量守恒问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电磁感应问题等。因为这些问题所体现的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物理方法、思维和技能。
        3、对题型的解析和物理规律的掌握要深入本质,要深入剖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意识的去思考不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非常可贵的科学思维和物理精神。科学家们正在寻找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背后的统一规律,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探索方向,因为越接近本质,越能解释复杂宇宙背后的真相。例如楞次定律中,所谓“增反减同”、“增缩减扩”、“来拒去留”等,其实指的是一回事,体现的是一种阻碍的原理。它和力学中的阻碍,如摩擦力,空气阻力,道理基本相同,因为它们的本质也是电磁相互作用。
        4、对二次结论的教学要定位准确。要注重学生对原理和推导过程以及适用情况的掌握,而不单单将其作为知识点去讲授。例如电磁感应过程中,通过某电阻的电荷量的计算。学生必须知道它的由来,否则就分不清R究竟是题中问的电阻还是闭合回路总电阻。另外,还必须知道推导过程中,q为什么等于感应电流的平均值而不是有效值,因为电流平均值的定义是。再如前面所提到的“增反减同”、“增缩减扩”、“来拒去留”等,我们在教学中对某些难以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点,可能使用一些口诀或顺口溜等方法,但如果使用不当,学生把它当作知识去学,反而不利于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所以口诀顺口溜要慎用。


        
        5、对实验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创造力的一部分来自于动手能力和操作经验。其次要注意由实验原理出发,因为实验中几乎所有的操作、注意事项,包括设计方案、操作要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误差来源的分析,都以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为出发点。把握好实验原理,对于解决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尤为重要。
        6、注重物理联系生活,增进物理学科素养和科学情感的培养。我认为这是物理学科教学最重要的价值体现。近几年来高考题越来越多的出现以生活中技术的应用为背景的题型。这不仅仅是给题加上一个背景,这些情境都是真实的,原理和数据是科学的,经得起推敲的。我们未来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解题”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的应用,科技的进步,感受科学改善生活,学以致用。例如,对共振问题的思考。受迫振动中,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振幅可以达到很大,因为频率同步,就可以实现每个周期内都做正功。回旋加速器问题中没有共振的概念,但其中粒子得以加速的条件依赖于交变电场的周期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的同步,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共振。另外,太阳系内各大行星的轨道,基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为什么其他位置不会存在行星呢?比如,在地球轨道上,太阳对面的位置,是否会有另一颗行星?在地球和火星轨道之间为什么不能形成另一颗行星?从太阳系的形成来看,各行星之间也通过万有引力相互影响,由于各行星的运动都是周期性的,因此,只有在满足一定规律的轨道上,物质才会汇聚融合形成行星,这个规律叫做“轨道共振”。其余地方的物质会因为行星间周期性的引力作用而无法稳定的在轨道上运行,要么被其他行星吸收,要么被弹射出去。木星的众多卫星轨道,以及土星环的缝隙位置,大都满足轨道共振的特点。从生活中简单的共振原理,可以解释复杂而恢弘的天体的运动。
        二、我们的考试应充分考虑学情,有效考查知识和能力,体现创新性、灵活性、关联性、实用性。比如新颖的试题情境,难易适当,针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容易发生偏差的地方设计错误答案,不刻意设置陷阱,知识与能力考查方式的变化,不同模块知识间构建联系,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等。
        三、评价方法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老师、班级、学校做到客观评价,积极评价。比如在关注得分的基础上要重点参考排名情况,以减少试题难易变化而引起的不客观评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前后多次考试成绩纵向对比,以减少横向对比而产生的不够客观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可以参考每届学生从中考录取分数的整体水平,到高考成绩的整体水平,在全市所占位置和比重的对比,来总体上评价该学校的教学质量。对班级,尤其是选科走班制实行以来,不同班型横向对比不再科学客观,就要实行纵向对比,比较历次考试班级各学科及总成绩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在全校排名的变化,从而对班级和教师准确评价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以及变化幅度。对学生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历次成绩的分数和排名的变化,及平时表现给与全面客观的评价。
        总之,《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更系统、更科学的要求,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学习和思考的。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在低头努力工作的同时,不忘时常抬起头看一看曾经走过的路,看一看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思考以后的路需要怎么走,思考教育的本质,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